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摄友数码相机行,摄友数码相机行,专业摄影器材一站式选购指南

摄友数码相机行解析光圈与景深关系为什么用f/1.8拍人像时背景会融化,而f/11拍风光却前后都清晰?这就像用吸管看世界——大口径光圈(如f/1.8)如同张大嘴巴…

摄友数码相机行解析光圈与景深关系

摄友数码相机行解析光圈与景深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用f/1.8拍人像时背景会融化,而f/11拍风光却前后都清晰?这就像用吸管看世界——大口径光圈(如f/1.8)如同张大嘴巴喝饮料,焦点区域外的景物像杯底冰块般模糊;小光圈(如f/11)则像抿嘴细吸,前后景物都能看清,上周帮老张拍茶会时,他用f/2.8拍紫砂壶特写,结果壶嘴清晰壶把虚化,这正是浅景深的典型表现,建议新手用AV档固定光圈值,对着键盘从F键到Delete键斜拍,就能直观看到不同光圈下字母的清晰范围变化。

摄友数码相机行揭秘快门速度玄机

摄友数码相机行揭秘快门速度玄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奔跑的宠物狗为何总糊片?这好比用锅铲接水滴——1/30秒的快门如同平放锅铲,水滴(动态画面)会溅得到处都是;1/1000秒则像快速挥动锅铲,每滴水都被精准拦截,上个月在儿童足球赛现场,发现用1/500秒才能定格小球员踢球的瞬间,而1/125秒拍出的球鞋总是带残影,有个取巧办法:把相机设为TV档,对着电风扇叶片测试,从1/60秒开始逐步提高快门,你会发现三档之后叶片就能凝固成清晰的塑料质感。

摄友数码相机行破解白平衡迷思

摄友数码相机行破解白平衡迷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咖啡馆拍的食物总发蓝?这就像戴着墨镜看雪景——自动白平衡在混合光源下常会误判,好比茶色镜片会让白雪泛黄,昨天在烘焙坊遇到典型案例:橱窗暖光灯+自然光环境下,用"阴天"预设拍的马卡龙偏橙,换成"白炽灯"模式后终于还原了淡紫色,有个立竿见影的测试:同时用RAW+JPG格式拍张白纸,后期时用吸管点击纸面,你会发现相机自动白平衡可能有300K左右的色温偏差。

摄友数码相机行驾驭构图黄金法则

摄友数码相机行驾驭构图黄金法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九宫格线真是万能构图工具吗?其实像炒菜放盐——大师傅凭手感,新手才依赖量勺,上周在古镇采风时,刻意把石桥放在三分线反而显得呆板,后来将拱顶对准左上交叉点,同时让水面倒影占据下两格,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建议尝试"犯规练习":先按常规三分法拍三张,再故意把主体压在边角拍三张,最后对比时会发现,关键不在遵循法则而在于视觉重量的平衡,就像跷跷板两边放不同重量但能达到奇妙平衡。

摄友数码相机行玩转曝光补偿技巧

摄友数码相机行玩转曝光补偿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雪景照片为什么总像蒙了灰?这如同自动感应水龙头——默认曝光会把白色认作过曝而强行压暗,元旦在滑雪场拍片时,+1.7EV补偿才让雪地恢复洁白,但同时发现缆车阴影部死黑了,这时要像中医把脉般分步调整:先加曝光补偿提亮主体,再用局部调整工具抢救暗部,有个快速验证方法:对着白墙拍三张,分别做-1/0/+1补偿,你会惊讶发现"正确"曝光的那张墙其实是浅灰色的。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