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摄影培训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按下快门时,光圈就像人眼的瞳孔——开得越大,背景虚化越明显,但很多学员发现,即使用f/1.8大光圈拍人像,虚化效果仍不理想,问题往往出在拍摄距离上:当模特距离背景墙仅1米时,即使用85mm镜头也难产生柔美散景,建议让主体与背景保持3米以上距离,同时自己向前移动至1.2米对焦距离,此时f/2.8的光圈就能拍出奶油般化开的焦外。
手机摄影怎样突破硬件限制
总有人说"手机拍不出单反质感",其实关键在于光线的驯服,上周有个学员在正午拍美食,画面惨白一片,我们让他用咖啡厅的菜单本挡在手机上方制造阴影,白平衡立刻恢复正常,再比如拍摄逆光人像时,用手指在镜头前微微遮挡强光,能立即减少面部阴影,这些土办法比后期拉阴影滑块更自然,毕竟CMOS尺寸小是事实,但学会"用光线画画"才是真本事。
构图三分法何时会失效
教科书总强调把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上,但拍摄儿童时这套理论常会翻车,当孩子突然蹲下玩蚂蚁时,僵硬遵循三分法会切掉关键的手部动作,去年拍运动会时,有个学员坚持把跳高选手放在右交叉点,结果裁掉了起跳的腿部力量线,这时候需要切换成"动态平衡"思维:让腾空的身体占据左侧2/3画面,留白处正好表现跃起的势能,比刻板的三分更有冲击力。
夜景长曝光怎样避免光斑过曝
许多人在拍车轨时,明明设置了f/11小光圈,路灯还是变成刺眼的光团,这就像煮饺子不点冷水——水面沸腾再猛也没用,关键要在日落后20分钟"蓝调时刻"拍摄,此时环境光比路灯弱2档左右,实测用ISO200配合6秒曝光,既能保留灯丝细节又能让车灯拉出丝绸质感,如果强光仍溢出,可以用黑卡纸在镜头前快速晃动遮挡,比后期修复更保留层次感。
人像摄影如何制造眼神光
为什么影棚拍的眼睛总有星辰般的光点?秘密在于环形灯的角度控制,上周指导学员拍证件照时,发现把灯箱放在相机正上方,瞳孔会反射出呆板的白块,后来调整到10点钟方向,距模特1.5米处斜打,虹膜上立即浮现月牙形高光,户外拍摄时更简单,让被摄者站在树荫边缘,自然光从45度角投射,眼白会泛起柔和的琥珀色,比硬闪的"鱼眼反光"生动十倍。


 彩云追逐自由
 彩云追逐自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