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摄影实用技巧有哪些,10个必学的摄影实用技巧,轻松提升你的拍摄水平

摄影实用技巧有哪些掌握光线方向能提升画面质感很多人拍照时只顾着对准主体,却忽略了光线的来源,逆光拍摄人像时,如果直接按下快门,脸部容易变成剪影;但若稍微调整角度…

摄影实用技巧有哪些

掌握光线方向能提升画面质感

很多人拍照时只顾着对准主体,却忽略了光线的来源,逆光拍摄人像时,如果直接按下快门,脸部容易变成剪影;但若稍微调整角度,让阳光从侧前方45度照射,皮肤的质感会立刻变得立体,比如拍摄清晨的街道,侧光能让建筑物的纹理投下细长阴影,整个画面瞬间生动起来,遇到正午顶光怎么办?不妨找树荫或屋檐制造柔光效果,就像炒菜时火候太猛就得调小火力,硬光也需要"降温"处理。

构图三分法要活学活用

教科书总说要把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上,但实际拍摄时死守规则反而会僵化,拍摄奔跑的宠物时,如果在它前方多留些空白空间,画面会更有动势感;而拍摄静态的茶杯特写时,故意让杯柄突破分割线,反而能打破呆板,有次在湖边拍落日,发现把地平线严格按三分之一放置反而显得刻意,当云霞特别绚烂时,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五分之一处,效果更震撼,三分法像自行车辅助轮,熟练后要敢于突破。

快门速度需匹配拍摄对象

新手常困惑为什么拍出来的孩子照片总是模糊的?这就像用漏勺盛汤,1/60秒的快门根本兜不住活泼好动的儿童,拍摄体育赛事至少要1/500秒,而记录车流轨迹则需要2秒以上慢门,有个实用诀窍:拍摄行走中的人,快门速度分母要大于焦距数值,比如用50mm镜头时,最好保持1/60秒以上,但别走极端,有次用1/4000秒拍喷泉,凝固的水珠居然像塑料模型般失真,动态的美感全无。

后期处理要把握分寸感

现在很多人把修图当成"化妆术",饱和度拉到满格,锐化加到刺眼,其实好的后期应该像煲汤时的盐,放少了没滋味,放多了毁整锅,处理人像时,皮肤磨皮保留细微毛孔更真实;调整风光片时,切忌同时大幅提升阴影和黑色阶,否则画面会失去层次,见过有人把阴天拍的樱花硬修成艳阳天效果,结果花瓣高光处全部死白,记住显示器校准很重要,就像裁缝离不开尺子,修图前先确保屏幕不偏色。

特殊视角能激活平凡场景

为什么你拍的菜市场总像监控录像?因为总站在1.6米高度平视拍摄,试着把相机放在装菜的竹筐里仰拍,阳光透过芹菜叶的脉络会形成天然滤镜,拍城市建筑时,找个地下通道出口向上取景,线条的纵深感能让人眼前一亮,有次在公园看到满地落叶,直接蹲下用广角镜头贴近地面拍摄,落叶突然变成了金色地毯,改变视角就像换眼镜,同一副镜片不适合所有人。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