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图片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出来像明信片,你的却像随手拍?问题往往出在构图上,就像炒菜放盐,少了寡淡多了齁,构图的平衡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拿捏。
三分法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关键元素放在交叉点上——这个老生常谈的规则到底怎么用?拍落日时别把地平线压在中线,上1/3留天空,下2/3给湖面倒影,瞬间提升层次感,遇到单株樱花树时,树干沿着右侧竖线,花朵占据左上交叉点,背景虚化后比居中构图生动三倍,手机开启网格线功能,能帮你快速定位这些隐形坐标。
引导线是藏在照片里的箭头
公路、河流、栏杆这些线条都是天然向导,去年在青岛拍栈桥,发现木质围栏形成的斜线能把视线直接引向灯塔,比正面平拍更有纵深感,但要注意线条不能太杂乱,就像给陌生人指路,同时伸出五根手指反而让人困惑,尝试蹲低用鹅卵石小径做前景引导线,配合远处红衣行人,画面立刻有了故事性。
负空间是留白的艺术
新手总想把画面塞满,其实空白也是构图元素,拍茶室窗边的紫砂壶,故意在左侧留出40%空白,后期题款就有了位置,这种手法类似国画留白,但要注意主体必须足够突出——比如逆光拍摄芦苇,单枝形态在空白处形成鲜明剪影,下次遇到雾天别急着收相机,雾气创造的负空间能让山峦变成水墨画。
打破规则需要先懂规则
有人说"对称构图死板",但故宫的倒影对称谁能拒绝?关键要分清场景:现代建筑用不对称构图显活力,而仪式感强的场景需要对称,我曾在婚礼上让新人站在拱门正中,两侧宾客自然形成框架构图,比刻意的斜拍更庄重,记住所有打破规则的尝试,都要建立在熟知规则的基础上,就像毕加索15岁就能画完美写实,之后才发展出抽象风格。
构图没有标准答案,但存在最优解,多观察经典绘画的布局,比死记硬背参数更有用,下次拍摄前问自己:这张照片的视觉落点在哪里?观众的视线该怎样流动?答案往往就藏在问题里。


 Cool酷影
 Cool酷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