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三大要素你知道是那三个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水龙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拧开厨房水龙头时,水流大小直接决定了洗菜速度——这和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原理如出一辙,f/1.8的大光圈就像全开水阀,能在昏暗的咖啡馆里清晰捕捉咖啡师拉花的瞬间;而f/16的小光圈相当于细流模式,适合正午拍摄风景时让前后景都保持锐利,有个新手常犯的矛盾:明明想要背景虚化的人像照,却因为自动模式选了f/8,结果连背景的垃圾桶都拍得清清楚楚。
快门速度如同眨眼的速度
试着快速眨动眼睛,你会发现瞬间定格的画面就像1/1000秒的快门,能把飞溅的水珠凝固成水晶项链,但若用1/15秒的快门拍摄奔跑的宠物,得到的往往是抽象派画作般的残影,去年春天拍樱花时,我见到有人架着三脚架用30秒长曝光,让摇曳的花枝在照片里变成柔和的粉色云雾——这可比肉眼看到的还要梦幻。
ISO是相机的夜视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像深夜突然开灯时瞳孔的适应过程,ISO值提升相当于给相机戴了夜视镜,在古镇巷弄里拍摄黄昏剪影时,ISO800能让青石板路的纹理清晰可见;但若强行用到ISO12800,画面就会出现类似电视雪花噪点的"电子雀斑",有个有趣的对比:专业相机的高感表现如同猫头鹰的夜视能力,而手机在暗光环境就像近视的人没戴眼镜。
三要素需要像调味料般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这三个参数是烹饪时的油盐酱醋:大光圈(多油)虽然香,但景深太浅容易"腻";高速快门(猛火)能锁住鲜味,也可能让画面"夹生",上周帮朋友拍烘焙工作坊,发现用f/4光圈配合1/125秒快门,再根据橱窗光微调ISO400,才能既保留面粉扬起的动态,又让烤箱里的暖光恰到好处,这比单独追求某个参数靠谱得多,就像不会有人做菜只放酱油不放盐。
下次拍摄前不妨自问:此刻最需要突出什么?是凝固雨滴的刹那,还是渲染夜市的氛围?找准主菜再搭配参数佐料,好照片自然水到渠成。


 Sky天空蓝
 Sky天空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