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拍照技巧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选择最佳拍摄时间
清晨和黄昏的光线最柔和,被称为“黄金时刻”,这时候的阳光角度低,能拉长影子,增强画面层次感,比如拍雪山,日出时的暖光会让雪峰染上金色,而正午的强光反而会让雪地过曝,但如果你追求冷峻风格,阴天的散射光反而更合适,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的风景照平淡?很可能只是没选对时间。
怎样利用前景增强纵深感
直接拍远处的山或湖,画面容易显得扁平,试试在构图时加入前景,比如岩石、野花甚至一片落叶,举个例子,拍湖泊时蹲下来,让岸边的芦苇占据画面下三分之一,湖水居中,远山作为背景,层次立刻鲜明,前景模糊还是清晰?这取决于你想突出什么——大光圈虚化适合营造氛围,小光圈则能保留更多细节。
平衡曝光过度的天空与暗部地面
遇到天空惨白、地面漆黑的情况怎么办?有三种解决方案:使用渐变灰滤镜压暗天空;开启HDR模式自动合成多张照片;或者干脆对着地面测光,后期再提亮阴影,像处理一杯分层鸡尾酒,关键是不能让某一层完全失去细节,有人问为什么手机拍不出晚霞的色彩?往往是自动曝光把天空压得太暗,试试手动点击屏幕亮部区域锁定曝光。
长曝光如何让流水呈现丝绸质感
想要把瀑布拍出牛奶般的流动感,需要1/4秒以上的慢门,但白天光线强时即使用最小光圈也会过曝,这时就得靠ND减光镜——相当于给镜头戴墨镜,架三脚架是必须的,哪怕轻微晃动都会毁掉长曝光,有趣的是,同样的技巧拍海浪却可能失败,因为不规则波浪会导致画面模糊,这时候1/15秒左右的快门反而更合适。
为什么你的构图总差一口气
九宫格法则是基础,但高手往往会在对称中制造破局点,比如拍沙漠时,故意让驼队偏离黄金分割点,反而能突出浩瀚感,竖构图适合表现高度差,横构图则擅长展现开阔——但很多人忘记根据主题选择画幅比例,下次拍摄前先问自己:这张照片的主角是山体的纹理,还是云层的流动?答案会自然引导你调整构图重心。


 SunshineSoul
 SunshineSoul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