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取景框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形成九宫格,关键元素放在交叉点上——这个老方法为什么经久不衰?试着拍夕阳时把地平线压在中线上,画面立刻显得呆板;但若让地平线贴合上三分线,前景沙滩占据下方两格,整个构图突然就有了韵律,就像煮汤时盐放正中间会齁嗓子,分散撒开才入味。
引导线构图牵着观众眼睛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蜿蜒的公路、成排的树木,甚至是咖啡杯把手形成的弧线,都能变成视觉牵引绳,去年在旧货市场拍一组老式打字机,故意让键盘倾斜45度,金属反光形成的斜线直指背景的泛黄信纸,观众的视线根本逃不掉,但要注意别让线条太"贪心",像公园长椅同时指向三个方向,反而会让画面散架。
框架式构图给故事装上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门廊、窗户甚至树叶间隙当天然画框,本质是在二维照片里造出三维空间感,有次拍胡同里的早点摊,特意退到对面屋檐下,让斑驳的木门框圈住蒸笼的热气,画面顿时有了"偷窥感",不过这种构图最怕框得太满,就像给金鱼缸加盖子还压上石头,透不过气的构图会闷死故事。
负空间构图让留白会说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天空、水面或纯色墙面,看似浪费画面,实则是给主体腾出表演舞台,拍过一组芭蕾舞者的剪影,让人物只占左下角十分之一,其余全是晨曦中的雾霭,有学员质疑这是否太浪费像素,但当看到观众目光自动聚焦到舞者绷直的脚尖时,他们才明白——留白不是空缺,而是无声的聚光灯。
对称构图玩的是平衡魔术
建筑摄影爱用对称构图,但死板的中轴线拍出来像证件照,真正的高手会找"破绽":拍故宫角楼时故意让右侧树枝入镜,水面倒影的完美对称里突然多了自然元素的颤动,这就像端稳的秤盘上落只蝴蝶,严谨中透着活气,下次遇到对称场景,不妨先找找能打破绝对平衡的细节。


 Love爱之韵
 Love爱之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