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词大全及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阀门
很多人刚拿到相机时,会被f/1.8、f/16这些数字搞晕,其实光圈就像水龙头——数值越小,开口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光量越多,比如拍摄人像时用f/1.8,背景会融化得像奶油;而拍风光用f/11,前后景都清晰得像刀刻,但要注意,大光圈在弱光下虽能救命,却可能让对焦变得像在冰面上走路,稍不留神主体就虚了。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切片刀
1/4000秒能凝固蜂鸟振翅,1/2秒能让车灯拉出丝绸轨迹,这个参数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既可以是外科手术刀,也可以是油画刷,新手常犯的错是手持拍摄用低于1/60秒的速度,结果照片糊得像隔夜粥,有个土办法——把快门速度调成焦距的倒数,比如50mm镜头就用1/50秒以上,相当于给相机装了隐形三脚架。
ISO是感光元件的敏感度
就像人眼在暗处会放大瞳孔,ISO提高能让传感器对光更敏感,但天下没有免费午餐,ISO1600拍夜景虽然明亮,画面噪点却会像撒了芝麻的煎饼,现代相机像厨师处理食材那样,用算法"降噪",但过度依赖会损失细节,实测发现,多数APS-C画幅相机在ISO3200是个分水岭,再往上画质就断崖式下跌,好比耳机音量开到最大时的失真。
白平衡是色彩的温度计
清晨的阳光偏蓝像薄荷糖,黄昏则暖得像蜂蜜水,相机需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白色"来校正色彩,就像给色盲患者指认色谱,自动白平衡经常被荧光灯骗得发绿,这时候需要手动设置,有个野路子——对着咖啡店的白纸巾拍张RAW格式照片,后期能像调鸡尾酒那样任意改变色温,但要注意,刻意保留钨丝灯的橘黄调,反而能让冬日街拍充满故事感。
景深是视觉的焦点魔法
为什么手机虚化总假得像贴纸?因为景深由光圈、焦距、物距三个变量共同作用,85mm镜头在2米外拍人像,背景虚化自然得如同人眼所见;而手机算法只能粗暴模糊边缘,有次拍美食,我把装着柠檬水的玻璃杯放在前景,透过杯体看到后景模糊的厨房灯光,竟意外获得立体感——原来景深游戏玩得好,平面照片也能骗过大脑的3D感知。


 Love爱之韵
 Love爱之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