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人像摄影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用光线雕刻面部轮廓
清晨的侧光像把温柔的刻刀,能把颧骨的弧度勾勒得恰到好处,我常让模特坐在落地窗前45度角,这时光线会自然分成三部分:高光面像镀了层蜂蜜,过渡面如同晕开的水彩,阴影面则藏着若隐若现的故事,遇到过颧骨偏平的姑娘,故意让她逆光转头,发丝边缘突然跳出来的金色线条,比任何修容粉都管用,但阴天怎么办?别急,带块珍珠板反射地面光,你会发现下颌线的阴影突然有了呼吸感。
引导表情比调参数更重要
快门速度永远追不上真实情绪的变化,有次拍舞蹈老师,让她反复跳同一段现代舞,直到第三遍汗湿刘海时,她突然对着镜子整理头发,那个瞬间的眼神比所有摆拍都生动,现在我会准备些"蠢问题":"如果中奖一千万会先打电话给谁?"她们翻白眼的刹那,嘴角会先于意识露出破绽,让模特忘记镜头的存在,比研究f1.4和f1.8的区别实际得多。
服装色彩是隐形的构图线
那条酒红色丝巾差点毁了我的拍摄——直到把它系在腰间当腰带,暖调皮肤配冷色系衣服像隔了层毛玻璃,但把同色系眼影轻扫在模特锁骨处,画面突然就通了电,去年给茶艺师拍照,她青瓷色旗袍在柳树下本显寡淡,等夕阳染黄背景时,我让她撑开靛蓝油纸伞,取景框里立刻跳出水墨画的层次,衣橱里备条香槟金披肩永远没错,它能瞬间把水泥墙变成宫殿走廊。
环境元素要会"说人话"
咖啡馆玻璃上的雨痕,在特写镜头里会成为天然的泪妆,拍过穿白裙的姑娘站在旧书柜前,当她指尖划过书脊时,那些斑驳的书名突然都成了青春注脚,最怕遇到崭新网红墙,这时得教模特"使用"环境——比如让她把咖啡杯举到墙面涂鸦的嘴唇位置,杯沿的热气就成了画中人呼出的叹息,让背景和人物产生对话,铁栅栏也能讲出柔软的故事。
后期是给照片系蝴蝶结
见过太多把液化工具当橡皮泥用的案例,其实只需在PS里新建"柔光"图层,用低透明度画笔给眼睑扫点桃色,效果比狂推磨皮自然十倍,有位模特的碎发总在额头打结,干脆用加深工具顺着发丝走向描出深浅,反而成了个人特色,调色时不妨想想鸡尾酒——基酒是肤色,环境光是辅料,而人物情绪才是那支搅动层次的吸管。


 微风轻拂发丝
 微风轻拂发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