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快速入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先了解手机镜头的特性
很多人以为手机和专业相机只是画质差距,其实镜头视角才是关键,手机主摄通常是24-28mm广角,拍人像时如果靠太近,鼻子会被放大、耳朵却“消失”——这就像用门上的猫眼观察人脸,解决方法很简单:拍摄半身人像时保持1米距离,全身照则退到2米外,试试看,现在你朋友的脸是不是终于回到了正常比例?
对焦和曝光必须分开控制
当你想拍逆光人像时,直接点击人脸对焦,结果不是脸黑就是背景过曝,这是因为手机把对焦点和测光点绑定了,解决方法是:先用手指长按屏幕锁定对焦,然后上下滑动调整曝光——就像先固定望远镜焦距,再单独调节亮度旋钮,下次遇到夕阳下的剪影,试试对焦在亮部后压低曝光,人物的轮廓线条就会跃然而出。
九宫格线能治好你的构图歪斜症
总有人抱怨照片“看着别扭”,却说不清问题在哪,打开相机设置里的网格线,把地平线对准下1/3线,建筑物边缘对齐竖线,瞬间就能获得稳定感,这就像小时候练字的田字格,看似限制实则解放——当横平竖直成为本能,你才有资格故意打破规则,现在试着拍书桌一角,让书本棱角与网格线形成30度夹角,反而会收获动态张力。
后期不是作弊而是显影液
总有人坚持“直出才是真实”,却忘了胶片时代暗房师傅的重要性,手机拍摄的RAW文件就像未显影的底片,用Snapseed拉高阴影、压低高光时,其实是在还原人眼看到的动态范围,记住两个关键:调整幅度别超过20%,以及永远保留原图,当你在阴天拍出灰蒙蒙的废片时,试试把“氛围”参数往左拉到底,可能会发现乌云中藏着的戏剧性光线。
夜间模式不是万能药
看到璀璨夜景就急着打开夜间模式?且慢!这个功能本质是连续拍摄多张合成,一旦画面里有移动的车辆或行人,就会变成模糊的幽灵轨迹,正确做法是:寻找稳固支撑点,关闭夜间模式,用普通模式拍摄——虽然单张照片噪点明显,但动态物体反而成了点睛之笔,下次拍夜市时,故意让烧烤摊的烟火留下拖影,静态的灯笼和动态的烟雾会形成奇妙对比。


 雨中聆听心声
 雨中聆听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