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学校

如何投稿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报投稿指南,步骤与技巧全解析

如何选择合适的投稿题材翻开《中国摄影报》往期版面,你会发现风光、纪实、人像三大类作品占比最高,但别急着扛起三脚架冲向热门景点——去年一位浙江摄影师用手机拍摄的菜…

如何选择合适的投稿题材

如何选择合适的投稿题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翻开《中国摄影报》往期版面,你会发现风光、纪实、人像三大类作品占比最高,但别急着扛起三脚架冲向热门景点——去年一位浙江摄影师用手机拍摄的菜市场剥毛豆老人,反而因为市井烟火气脱颖而出,编辑部的朋友私下说,他们更期待看到"熟悉的陌生感",比如春节返乡时拍到的祠堂现代彩绘,或者城市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年轻人与古典雕塑的错位对话,关键要问自己:这张照片除了技术达标,是否提供了新鲜的观察视角?

怎样准备符合要求的图片文件

怎样准备符合要求的图片文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部每天要处理上千张投稿,那些文件名写着"IMG_00234"的片子往往直接沉底,建议采用"姓名+《作品名》+拍摄地"的格式,张三《雪落故宫》北京午门",有位山西的投稿人吃过亏——他把修图时建立的16位TIFF文件发过去,结果系统自动拒收,实际上报纸印刷用300dpi的JPG足矣,但切记关闭"另存为网页格式"的压缩选项,就像包饺子要掌握面粉和水的比例,图片大小控制在3-8MB最稳妥。

投稿邮件正文应该写什么

投稿邮件正文应该写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千万别学某些影友只写"投稿请查收"五个字,编辑更想知道拍摄时的故事:河北摄影师老李去年获奖的窑洞作品,邮件里特意提到"凌晨四点蹲守时听见的布谷鸟叫声",但也要避免写成流水账,有位大学生投的西北组照,800字小作文里居然有27个",建议采用"三要素法":拍摄动机(为什么拍)、技术难点(如何解决光影问题)、延伸思考(这张照片与时代的关联)。

被退稿后如何调整策略

被退稿后如何调整策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广州的周老师连续投稿七次才成功,他总结出"三看"法则:看当期报纸专题(比如三月可能侧重民俗)、看评委近期言论(有位主编去年强调过"去糖水片化")、看自己的库存(是否被地域局限),有个反例是某器材党,被退稿后花三万升级镜头,却忽略了编辑在回信里说的"人物表情僵硬",不妨学学菜农的逻辑——西红柿滞销时就做成番茄酱,试着把废片裁成组照或转黑白再投。

怎样与编辑建立良性互动

怎样与编辑建立良性互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学某些影友每周发邮件催问进度,这就像刚种下种子就天天扒开土查看,有位云南摄影师的方法值得借鉴:每年立春和立秋固定投稿,附上手写节气感言,当编辑回复"这张构图略满"时,他下次会特意留白更多天空,有次编辑随口提"缺工业题材",他三个月后拍出获奖的《钢厂彩虹》——专业的态度不是谄媚,而是把投稿当成持续对话。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