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很多摄影师总爱把主体放在画面1/3处?这源于三分法构图的黄金分割原理,拍摄落日时,将地平线压在下1/3线而非正中,天空会显得更辽阔;拍摄人像时让眼睛落在上1/3线,能避免"大头贴"式的呆板感,尝试把手机网格线打开,你会发现路灯、建筑轮廓这些元素天然就适合落在交叉点上——就像炒菜时盐总要撒得均匀才好吃,画面的视觉重量也需要这样分配。
引导线构图掌控视线路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栏杆这些线条真的只是被摄体吗?它们其实是天然的视线向导,去年在古镇拍巷子时,我有意让两侧屋檐形成的斜线汇聚到远处打伞的行人身上,观众的视线就像坐滑梯一样自然滑向主体,但要小心过度依赖直线,蜿蜒的小路有时比笔直大道更有韵味,就像讲故事平铺直叙不如留有悬念。
框架式构图制造画中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窗户、拱门甚至树枝构成的天然画框,你注意过它们的妙用吗?在故宫拍摄时,我特意透过红色门框拍殿宇,框内是金瓦红墙,框外是蓝天,层次感立刻翻倍,不过要警惕"为框而框",有次强行用前景树枝做框,结果阴影把主体脸都遮住了,活像给蛋糕裱花却糊了整面奶油。
负空间构图营造呼吸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留白真的是浪费画面吗?给热气球照片保留70%的蓝天,反而让孤独感更震撼,就像我们布置房间要留过道,画面也需要呼吸空间,上周拍茶室,特意在茶具左侧留出空白,后期加上竖排题字,瞬间有了文人画意境,但留白不是随便空白,要注意主体朝向——飞鸟前方留空才像要飞翔,否则就成了逃窜。
对称构图打破常规视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称就一定是死板的吗?雨天拍过路面积水倒影后,我把照片上下翻转,现实与倒影的界限立刻模糊成超现实画面,就像照镜子时突然做个鬼脸,严谨的对称里藏着打破常规的趣味,不过对称构图对器材要求苛刻,三脚架没调平的话,拍建筑穹顶的对称线歪上2毫米都会逼死强迫症。


 Warm温暖光
 Warm温暖光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