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摄影培训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了照片的质感
很多人拍出来的照片总感觉灰蒙蒙的,问题往往出在光线运用上,清晨和傍晚的"黄金时刻"最适合拍摄,这时候的光线柔和且带有暖色调,比如拍摄徽派建筑时,斜射的阳光能让马头墙的轮廓更加立体,但要注意避免正午的顶光,这种光线会在人物脸上投下难看的阴影,遇到阴天怎么办?其实阴天的漫射光特别适合拍人像,就像给整个环境加了个巨大的柔光箱。
构图需要打破常规思维
三分法则是基础,但真正的好照片常常打破常规,试着把主体放在画面边缘,留出大面积的空白,反而能营造出特别的意境,拍摄黄山云海时,把山峰放在右下角,左上角留出大片的云雾,画面顿时就有了呼吸感,构图不是数学公式,有时候故意倾斜相机,或者让前景虚化,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上次拍照时,有没有尝试过非常规的构图方式?
相机参数设置要灵活应变
看到新手总是纠结于光圈、快门、ISO的完美组合,其实参数没有标准答案,拍摄运动中的宏村水牛,要用1/500秒以上的快门;而拍西递古村的夜景,则需要三脚架配合慢门,有个小技巧:把ISO设为自动上限1600,优先保证快门速度,这样能应对大多数突发拍摄场景,很多人不知道,同样的场景下,不同的参数组合可能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关键是要明白每个参数改变会带来什么影响。
后期处理要把握分寸
现在的修图软件功能强大,但过度后期会让照片失去真实感,处理皖南风光照时,适当提升阴影部分的亮度,微调饱和度就够了,后期是弥补拍摄时的不足,而不是彻底改变照片的本质,见过太多把油菜花田调成荧光黄的例子,这样的照片发到网上,当地人看了都会觉得陌生,你会不会有时候也觉得,某些照片的后期处理反而破坏了原本的美感?
拍摄主题需要提前规划
临时起意的拍摄往往难出好作品,准备去查济古村前,先在网上看看别人拍的角度,规划好要表现的特色,是突出斑驳的白墙,还是捕捉村民的生活场景?有了明确主题,拍摄时就不会手忙脚乱,建议做个拍摄清单,包括必拍场景和备用方案,你知道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能拍到好照片吗?因为他们把大量功夫花在了拍摄前的准备上。


 Brave勇敢者
 Brave勇敢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