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RA摄影工作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你的照片总是缺少层次感
很多人拍出来的照片像一张平面贴纸,问题往往出在忽略了前景与背景的互动,比如在淡水渔人码头拍夕阳,如果只对准天空,画面就会单调,试着在镜头前放半片棕榈叶,或是让观光客的剪影出现在画面左下角——这种"偷框架"的手法能让二维照片瞬间产生剧场感,层次不是靠后期堆叠,而是拍摄时就要像搭积木一样安排元素。
逆光拍摄时人脸黑得像炭怎么办
遇到背光就开闪光灯?那只会制造出油光满面的恐怖片效果,其实台湾夏季的强逆光反而是天然柔光箱,关键要会"借光",去年在垦丁拍情侣写真时,我让女生举着白色遮阳伞,伞面将阳光折射到男生脸上,形成均匀的漫反射,如果没道具,找个浅色墙面当反光板也行,这种生活智慧比昂贵的补光灯更实用。
夜市美食照为什么总像剩菜
看到蚵仔煎就激动地俯拍特写?这个视角连米其林大厨都救不了,食物摄影的黄金角度是45度,但台湾夜市需要更刁钻的技法,上周在士林拍炸鸡排时,我蹲到与油锅平行的高度,让热汽成为天然烟雾效果,重点是要等老板翻动食材的瞬间抓拍,那些飞溅的油星比任何滤镜都生动,拍摄冒着热气的食物时,手动对焦比自动对焦更可靠。
阴雨天就收相机太可惜了
台北冬季连续半个月的细雨,恰恰是拍摄情绪片的宝藏天气,去年在九份老街,我特意选能见度最低的清晨,让灯笼的光晕在雨雾中化开,潮湿的石板路会反射霓虹招牌,这种效果晴天根本拍不出来,建议把ISO调到800左右,故意保留些噪点,反而能强化胶片质感,下次遇到坏天气,不妨试试把劣势变成风格。
拍儿童写真不是速度竞赛
家长总要求"抓住活泼瞬间",结果拍出来的都是模糊残影,在台中公园拍五岁男孩时,我反其道而行:给他泡泡水,等他自己玩到忘我时,用85mm镜头在五米外偷拍,孩子自然状态下的专注神情,比摆拍的笑脸珍贵十倍,这里有个反常识的技巧——快门速度不必太快,1/200秒配合连拍模式,能保留动态模糊的真实感。


 Smart聪慧星
 Smart聪慧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