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黑暗中怎样拍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先理解黑暗中的光线特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漆黑环境就是"完全没光",其实月光、远处路灯甚至电子设备指示灯都能成为光源,试着把房间灯全关掉,等眼睛适应黑暗后,你会发现很多微弱光源——这些就是你的拍摄基础,就像用漏勺接雨水,虽然每滴水很少,但持续积累也能盛满容器。
手机专业模式是必备工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动模式在暗光下总会拍出模糊的噪点大片,打开专业模式,把ISO调到800-1600(再高就会出现彩色噪点),快门速度设为1/10秒左右,有个矛盾现象:虽然慢门能收集更多光,但手持拍摄超过1/4秒必然模糊,这时候可以试试把手机靠在茶杯或书本上临时充当三脚架。
人造光源要巧妙利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突然打开闪光灯会毁掉所有氛围光,试着用其他手机屏幕调至最低亮度充当补光灯,或者用微波炉待机时的荧光、电视机待机红灯这类微弱光源,有次我拍深夜书桌,发现空调显示器的蓝光在慢门下竟能勾勒出键盘轮廓,这比直接打光更有戏剧性。
后期处理是暗光摄影的延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完别急着删掉那些看似全黑的废片,用修图软件把阴影滑块拉到最大,往往能拯救出细节,但要注意,强行提亮会暴露CMOS上的热噪点,就像过度拉伸毛衣会露出线头,有个技巧:先转为黑白再降噪,能掩盖多数色彩噪点,让画面更干净。
特殊场景需要非常规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星空时,把手机放在地面用石子固定,用耳机音量键触发快门避免抖动,遇到突发场景(比如突然断电时的表情),可以快速连拍20张,总有1-2张能用,黑暗不是拍摄的敌人,而是需要驯服的合作伙伴——就像用陶土捏塑,重点不在于材料多少,而在于你如何塑造它。


 Sunny心晴
 Sunny心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