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光圈如何影响照片层次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下,别人的照片主体突出、背景虚化,而你的画面却杂乱无章?关键在于光圈控制,将光圈比作水龙头——开得越大(如f/1.8),单位时间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适合特写拍摄,上周学员在胡同拍摄时,用f/2.8拍摄窗台上的猫,背景砖墙自然模糊,猫须纤毫毕现,但要注意,拍集体照若用大光圈,后排人脸可能虚化,此时需收缩至f/8以上。
快门速度是凝固动态的魔法开关
拍摄飞鸟总糊成一片?这像试图用漏勺接住瀑布——快门速度不够快,1/1000秒能定格蜂鸟振翅,而1/30秒拍摄流水则呈现丝绸质感,实践课上,我们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对同一喷泉分别用1/500秒和1/15秒拍摄,成片效果截然不同,但要注意,手持拍摄时快门不宜低于1/焦距(如50mm镜头用1/50秒),否则容易手抖模糊。
构图三分法打破视觉疲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着别扭?往往因为主体居中,像被钉在画框里的标本,想象把画面横竖各分三等份,交点处就是黄金位置,上周外拍荷花时,学员将花蕊放在右下交叉点,左侧留出荷叶空间,画面立即生动起来,但特殊情况下可以打破规则——拍摄对称建筑时,居中构图反而能强化庄严感。
白平衡决定了照片的情绪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晨雾拍出来为何像阴天?白平衡设置错误就像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钨丝灯模式下拍日出,整个画面会泛蓝;阴天模式拍雪景,则呈现温暖的橘调,建议拍摄RAW格式,后期可无损调整,上周在咖啡馆实战时,自动白平衡让拿铁呈现诡异的绿色,手动设置为5000K后,才还原出温暖的拿铁本色。
实战中学会与光线对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午阳光太强怎么办?这就像直接对着探照灯拍照,我们让学员尝试用建筑物阴影作天然柔光箱,或用手掌给镜头制造临时遮光罩,逆光拍摄人像时,用反光板补光比开闪光灯更自然,记得有次拍逆光树叶,故意让镜头吃进少许眩光,反而营造出梦幻光晕效果,光线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想讲什么故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