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刻的光线要提前蹲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相机冲到海边却发现太阳已经落山,其实日出前30分钟和日落后30分钟才是最佳拍摄窗口,这时候光线像融化的蜂蜜,既不会太刺眼又能给云层镶金边,上周我在青岛石老人浴场实测,提前40分钟架好三脚架,等光线从冷蓝色渐变成橘红色时,连沙滩上的脚印都会拉出戏剧性的长影。
云层是天然的柔光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万里无云的晴天反而要警惕——没有云彩的日落就像没加滤镜的自拍,去年在巴丹吉林沙漠,我等到薄云遮住半个太阳时才按下快门,云隙里漏出的光束把沙丘照出了丝绸质感,厚云适合拍剪影,鱼鳞云能制造丁达尔效应,积雨云则像打翻的调色盘,关键要观察云的运动方向预判构图。
前景不能当摆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孤零零的太阳照片吧?试试把渔船桅杆、风力发电机甚至咖啡杯放进画面,在洱海拍摄时,我故意让对焦落在近处的芦苇上,太阳虚化成焦外的光斑,层次感立刻翻倍。 foreground(前景)要像菜里的盐,不用多但缺了就没味——比如拍城市日出时,找个阳台栏杆当前景框架,比直接拍天际线生动三倍。
长曝光能让海水变丝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拍的浪花总像雾一样?秘密是ND减光镜+慢门,在舟山群岛,我用10秒曝光把怒涛拍成了飘动的哈达,礁石却保持锋利,注意看潮汐表:退潮时露出的礁石纹理最适合当前景,如果没带脚架也别慌,把相机搁在礁石上用两秒延时自拍,效果比手持稳十倍。
白平衡要会骗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自动白平衡常把朝霞拍成惨白,就像用美颜APP过度磨皮,手动调到6000K以上,晚霞才能红得泼辣,有次在黄山,我故意用阴影模式拍日出,结果山体泛出诡异的紫调,反而比真实场景更震撼,拍摄时可以夸张,后期还能救;但要是前期就太平淡,神仙也修不出氛围感。


 Flower花仙子
 Flower花仙子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