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呼吸更自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一眼就觉得舒服?秘密常藏在无形的网格线里,将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四个交叉点就是黄金位置,拍摄落日时,把地平线压在下方1/3线,留出2/3给漫天霞光;拍人像时让眼睛落在右上交叉点,观众视线会自然被牵引,主体贴着这些线摆放,比死板居中多了几分灵动。
引导线构图像无声的指路牌
蜿蜒的公路、延伸的栏杆甚至阴影形成的线条,都能成为照片里的"向导",去年在古镇拍戏台,特意等到阳光把廊柱影子斜拉在地上,这些明暗交替的线条像箭头般指向中央的红灯笼,线条不必是直线——河流的"S"形曲线更能带着观众视线游走整个画面,下次遇到重复元素时,试着蹲低用广角镜头夸张透视,线条的魔力会加倍显现。
框架式构图给画面装上天然相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窗户、拱门或是树枝形成的空隙,都是现成的构图工具,曾见老摄影师蹲在破窑洞前半小时,就为等阳光把门洞阴影变成画框,框住里面劳作的老农,这种构图妙在制造"偷窥感",观众仿佛透过钥匙孔看故事,注意框架与主体的明暗对比,太相似的色调会让画框失效,就像相册里褪色的塑料膜。
对称构图玩转平衡与失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绝对对称像镜子般工整,但稍微打破规则更有趣,拍古典建筑时,我会故意偏离中线几度,让一侧飞檐多露出些,对称中藏着不对称,水面倒影是最天然的对称道具,但风起涟漪时,破碎的镜像反而比完美复制更生动,对称构图最怕呆板,往画面里塞个移动的人物或飘动的旗子,凝固的几何立刻活起来。
留白构图是摄影里的休止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空白不是浪费,而是给想象留余地,拍雪原上的孤树,树干只需占画面1/10,其余留白反而强化了寂寥感,这和国画"计白当黑"异曲同工——雾中的渔船、纯色背景的静物都在用虚空讲故事,但留白不是随便留,要注意负空间的形状美感,就像音乐中的静默也是旋律的一部分。
对角线构图打破横平竖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斜着拿相机有时能出好片?对角线布局自带动感张力,拍运动员起跑时,让身体从左下角向右上角伸展,静止照片也能冲出速度感,这种构图要慎用——画面里出现明显的地平线或水平线时,歪斜的构图会像没挂正的画框,但拍摄攀岩者、斜拉桥这些天生带角度的主体时,对角线就是最佳拍档。


 时光留下痕迹
 时光留下痕迹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