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学会观察光线的方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手机就拍,结果发现风景要么过亮要么死黑,其实太阳位置决定了画面质感——清晨的侧光能拉长影子,让山峦纹理像被雕刻过;正午顶光则适合拍透亮的湖水,但记得避开天空过曝,试试这个笨办法:拍摄前原地转一圈,观察哪个角度下树叶的反光最柔和,逆光时别急着放弃,让镜头稍微下压,用前景的暗部平衡天空亮度,画面反而更有层次。
构图时记得给风景留呼吸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见壮观的瀑布就恨不得塞满屏幕?裁切过紧的照片会让人喘不过气,想象你在给风景"装画框":山尖要距离画面上沿至少1/5,湖面倒影最好占下部30%,遇到连绵的山脉,可以对着远处电线塔这类小物体对焦,让自动测光把远景推远,有个反常识的技巧——横拍时把地平线放在中间,反而能强调对称感,但前提是水面必须平静得像玻璃。
手机镜头其实害怕太多细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传感器最怕杂乱场景,拍森林容易糊成一片,这时候要主动做减法:蹲下来用野花当前景,虚化后方的树丛;或者等雾气天拍摄,让远近层次自动分层,黄昏拍建筑剪影时更明显——保留三栋轮廓独特的楼房比拍下一整排效果更好,别被"高像素"迷惑,适当留白才能突出主体,就像好的水墨画不会涂满整张纸。
后期不是救世主但能救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以为修图能拯救废片,其实手机原片已经决定了80%成败,关键在前期:拍雪景时手动拉低曝光,给后期留调整空间;阴天拍摄记得关闭自动白平衡,否则山体会发蓝,真正有用的后期只有三招——裁掉干扰物、拉回高光细节、局部提亮暗部,就像煮汤,盐放多了难补救,但火候差时加把葱还能挽回。
等待比技术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手和菜鸟的差距往往在耐心,拍日出提前查好方位,但实际最佳光线可能在日出后20分钟;想拍风吹麦浪要等阵风间隙,否则画面全糊,有次我在洱海边蹲守三小时,就为等一艘船刚好划过阳光照射的水域,风景不会配合你,但时间会给认真的人惊喜。


 Grace优雅风
 Grace优雅风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