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学校

跟拍师和摄影师的区别,跟拍师与摄影师,职业角色与工作重点的差异解析

跟拍师更注重记录过程的完整性婚礼现场的新娘化妆师正在给新娘调整头饰,此时跟拍师会连续按下快门——从发卡别进发丝的瞬间到新娘嘴角扬起的笑容,整套动作被拆解成20张…

跟拍师更注重记录过程的完整性

跟拍师更注重记录过程的完整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现场的新娘化妆师正在给新娘调整头饰,此时跟拍师会连续按下快门——从发卡别进发丝的瞬间到新娘嘴角扬起的笑容,整套动作被拆解成20张照片,这与摄影师等待"完美构图"的习惯截然不同,去年三亚某场婚礼上,摄影师因坚持等待逆光角度,错过了新郎单膝跪地的关键帧,而跟拍师用每秒8张的连拍完整保留了从掏戒指到戴戒指的12秒过程,就像篮球比赛的现场解说员,他们必须确保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影像存档。

摄影师擅长制造视觉停顿点

摄影师擅长制造视觉停顿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跟拍师在儿童生日会上忙着抓拍奶油沾满脸的混乱场面时,摄影师可能正蹲在角落调整85mm镜头的焦距,去年上海某次商业拍摄中,摄影师用三盏柔光箱重构了蛋糕区的光线,最终呈现的切蛋糕特写像是从童话书里裁下来的画面,这种刻意为之的"人工感"恰是价值所在——就像米其林厨师摆盘时多放的那片金箔,实际吃不到但必须存在。

跟拍设备强调机动性

跟拍设备强调机动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观察过演唱会后台的人会发现,跟拍师往往挂着两台带竖拍手柄的机身,镜头上清一色装着变焦环,去年李荣浩巡回演唱会的纪录片团队,全程使用24-70mm镜头在观众席缝隙中移动拍摄,反观同期拍摄宣传照的摄影师,却坚持用50mm定焦搭配三脚架,为追求焦外光斑的完美圆形宁愿放弃三个机位,这就像急诊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的工具差异——一个要应对突发状况,一个追求精确控制。

后期处理呈现不同时间维度

后期处理呈现不同时间维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某次汽车发布会后,客户同时收到了两组素材:跟拍师提供的387张照片按照时间轴精确到分钟,摄影师交来的23张精修图却打乱了实际顺序,前者像未经剪辑的监控录像,后者如同重新编剧的电影片段,去年为某手机品牌服务的案例中,摄影师甚至把上午拍的云层合成到下午拍摄的主体照片上,这种"时间作弊"在跟拍师的职业道德里是明令禁止的。

工作节奏存在本质差异

工作节奏存在本质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幼儿园开放日现场,跟拍师的运动轨迹如同蜜蜂采蜜,平均每90秒就要更换拍摄对象;而驻守手工区的摄影师,花了40分钟只拍了7张黏土特写,这种差异类似足球裁判和艺术体操裁判的视角——前者要覆盖全场动态,后者只聚焦特定动作,去年杭州某场行业峰会的拍摄中,跟拍师当天走了1.8万步,摄影师微信步数却不足3000步,但最终画册里80%的跨页大片都出自后者之手。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