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为什么经久不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上世纪80年代就风靡的姿势,至今仍是游客照的标配,秘密在于它用肢体主动构建了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双臂抬起时自然形成的斜线,能与背景中的建筑轮廓或山势形成呼应,试着让模特将剪刀手举过头顶,你会发现画面突然有了向上的纵深感;若配合侧身45度站立,还能巧妙显瘦,但要注意手指僵硬得像冻胡萝卜的失败案例,正确做法是让指关节微微弯曲,仿佛正要剪开空气。
回眸一笑怎么拍出动态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抓拍转身瞬间的头发飘动需要比摆拍更高的技巧,关键在快门速度:1/250秒能凝固发丝,1/125秒则保留流动感,让模特先背对镜头,数到三时用肩胛骨发力带动上半身回转,比单纯扭头更自然,此时如果背景有咖啡馆暖光或逆光的树叶,发梢会镀上一层金边,常见失误是模特转头幅度过大导致颈纹明显,解决方法是用长发自然遮挡颈部,或者让下巴稍微内收。
托腮姿势如何避免显脸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似简单的托腮动作,实际是光影的精密魔术,错误示范是手掌实打实压住脸颊,会把面部脂肪挤向镜头的方向,正确做法是手指轻轻抵住颧骨下方,像托着易碎品那样虚搭着,从俯拍角度配合窗光,能制造自然的阴影修饰脸型,有个生活冷知识可以借鉴:猫咪用前爪洗脸时从来不会真的用力——人类学这个力道就刚刚好。
跳跃照为何总拍成表情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空中定格需要反常识的预备动作,多数人像弹簧般直上直下起跳,结果拍出来不是头发糊脸就是裙子走光,专业做法是模仿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先做3次摆臂蓄力,最后一跃时双腿呈蹬自行车状弯曲,快门优先模式下,1/800秒能清晰捕捉鞋底花纹,但想保留运动轨迹的话,1/500秒配合后帘同步闪光更有戏剧性,记住落地时别学体操运动员立正,随意踉跄两步反而生动。
靠墙站怎样摆脱罚站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墙体作为天然反光板时,90%的素人会把脊椎死死贴在墙面上,其实让后脑勺离墙20厘米,光线就能在面部制造出渐变层次,尝试用单脚脚掌抵住墙面,另一条腿自然弯曲,这种不稳定平衡反而能激活肢体语言,如果墙面有花纹,可以玩透视游戏——比如手掌看似撑着远处的窗框,其实离镜头只有30厘米,这种视错觉就像用筷子搅动水杯制造弯曲效果,简单但需要反复调整角度。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