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摄影班招生简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握持决定画面稳定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抱怨拍出来的照片模糊,其实问题可能出在拿相机的姿势上,试试把右手食指自然搭在快门键,左手掌心向上托住镜头底部,手肘轻贴肋骨——这个动作就像端稳一碗热汤,既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上周有位学员用三脚架拍荷花总嫌死板,改用手持并靠在树干上后,花瓣上的水珠反而拍出了灵动的效果。
光影选择比器材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手机,老张早晨拍菜园比正午拍得水灵?因为斜射的晨光会给蔬菜镀上金边,而头顶的烈日只会制造难看的黑影,观察自家阳台花盆就能验证:上午九点用白窗帘当柔光布,牵牛花的纹理比下午直接暴晒时丰富三倍,阴天反而是拍人像的好时机,云层就是天然的柔光箱。
构图需要打破常规思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把人物放在照片正中间?试试让老伴的侧脸占据左边三分之一,右边留出她正在浇的月季花,这种"失衡"反而会让画面活起来,就像包饺子时故意捏几个花边褶,上次李阿姨拍孙女的舞蹈照,蹲下来用仰视角捕捉腾空瞬间,比站着平拍的效果惊艳得多,连裙摆扬起的弧度都成了天然画框。
后期调整要保留生活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手机里自动美颜磨皮到反光的照片吗?我们皱纹里藏着的岁月故事,可比光滑的脸蛋珍贵,调色时把对比度拉低10%,锐化控制在15%以内,就像炖汤时撇浮沫留鲜味,王叔上周用修图软件还原了老照片的泛黄色调,那张三十年前的结婚照反而比鲜艳的滤镜版本更打动人。


 Rain雨之灵
 Rain雨之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