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了照片的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出来层次分明,你的却像蒙了层灰?关键在于光线的捕捉,正午阳光直射时,地面阴影生硬,适合拍建筑线条;而日出后半小时的"黄金光",能让人像皮肤透出蜜糖色,试着逆光拍摄树叶,边缘会镶上金边——这种"漏光效应"连手机也能实现,关键要手动点击屏幕对焦亮部。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塞在正中央,就像说话只用感叹号,三分法构图时,想象画面被井字线分割,将地平线对齐下1/3线,天空立刻有了呼吸感,拍摄奔跑的宠物时,在它前进方向多留空白,动态张力就出来了,倾斜的地平线可以制造动感,但歪掉的酒杯只会让观众脖子疼。
快门速度冻结了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飞鸟总糊成一片?把快门调到1/2000秒试试,连翅膀振动的轨迹都能凝固,但拍摄瀑布时,故意降到1/15秒,水流就化作丝绸,这就像炒菜,爆炒需要大火快翻,煲汤却要文火慢炖,夜间手持拍摄容易手抖,安全快门"法则:快门速度不要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
后期是食材的烹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直出的RAW文件像生鱼片,需要调味才出鲜味,拉高阴影细节时,别让黑色变成深灰——就像酱油放多会盖住食材本味,局部调整画笔就像炒锅颠勺,提亮眼睛的同时要避开眼白,饱和度+20是糖醋排骨,+50就成了彩虹糖,过度的HDR效果会让照片像涂了劣质油漆。
设备是画笔不是魔法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问"用什么镜头能拍出星空?",其实三脚架比镜头更重要,就像写毛笔字,生宣纸再好,手抖也会洇墨,手机拍摄美食时,擦净镜头比换滤镜有效——油渍比像素更能毁掉照片,全画幅相机的大光圈固然诱人,但别忘了:布列松用50mm定焦拍遍世界,关键在镜头后的那个头。


 Smart聪慧星
 Smart聪慧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