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镜头叶片不能完全打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叶片可能被异物卡住
拍摄时发现光圈无法全开,首先要检查叶片间是否有灰尘或细小砂砾,比如在沙滩拍摄后,沙粒容易侵入镜头内部,我曾遇到叶片被花粉黏住的情况——当时拍摄春日特写后,镜头收缩时带入了花粉,导致下次使用时叶片只能打开三分之二,用气吹轻喷镜头卡口处,有时能解决这类问题,但切记不要用棉签直接触碰叶片,那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机械错位。
弹簧机构出现金属疲劳
老镜头常出现这个问题,就像用了十年的圆珠笔弹簧会变松,某次使用1980年代的50mm定焦时,发现f/1.4最大光圈实际通光量只有f/2.8的水平,拆解发现驱动叶片的螺旋弹簧已失去弹性,临时解决方法是在拍摄前手动拨动光圈环多次"热身",但这终究需要专业维修,金属疲劳是渐进过程,如果发现光圈收缩速度越来越慢,就是早期征兆。
润滑油脂干涸导致阻力增大
这类似于门窗铰链久不上油就会吱呀作响,某年冬季在零下15℃拍摄时,镜头的叶片完全僵住,后来得知是低温使变稠的润滑脂凝固,维修师拆解时发现,原厂油脂已氧化成胶状物,日常预防方法是避免骤冷骤热,比如从空调房到40℃户外时,要把相机放在包里缓慢升温,如果叶片运动时有明显顿挫感,就该考虑清洁并重新上油了。
电磁驱动组件发生故障
现代电子镜头依赖电磁线圈控制光圈,就像汽车的节气门电机,有次拍摄婚礼时,某款副厂镜头突然只能开到f/5.6,重启相机也无济于事,后来检测发现是驱动芯片过热保护——连续两小时4K视频拍摄让电路超负荷工作,临时对策是卸下电池彻底断电10分钟,但长期而言要避免长时间录制时使用最大光圈,电磁故障通常伴随"滋滋"的电流声,这是机械镜头不会出现的症状。
装配误差引发机械干涉
这种情况多见于拆修过的镜头,好比手表零件装错位会导致指针卡住,朋友贪便宜买的"翻新"35mm镜头,在f/1.8时总有1片叶片滞后0.5秒,拆解发现光圈组装的定位销有0.3毫米偏差,使得叶片运动不同步,这类问题用户很难自行处理,但有个判断技巧:对着强光慢速收缩光圈时,观察叶片形成的多边形是否始终规则,如有变形就可能是装配问题。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