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其实比相机更划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一提到拍视频就想着买专业设备,其实现在两三千元的手机完全能打,比如用iPhone的"电影模式",背景虚化效果接近微单,对焦速度甚至比部分入门相机更快,上周帮朋友拍探店视频,他的小米13 Pro在暗光下噪点控制比我的老款索尼A7还稳,手机最大的优势是便携——看到突发画面,从兜里掏出来就能拍,这点单反根本做不到。
二手微单是性价比之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要买相机的话,建议盯着五年前的旗舰机型,像索尼A6300这种二手价不到3000元,4K画质现在看依然能打,有个做美食自媒体的朋友,用二手的佳能M50拍了一年多,他说:"相机就像电饭煲,新款旧款煮出来的饭差别真没价格差那么大。"重点看CMOS尺寸和编码格式,APS-C画幅的机器拍1080P足够清晰,比手机传感器大三倍不止。
运动相机适合特殊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近帮骑行社团拍Vlog,发现GoPro Hero8这种千元机特别实用,防抖性能堪比三千多的稳定器,下雨天直接淋着拍也不怕,但要注意这类机器就像"偏科生"——拍运动画面是学霸,弱光环境下立刻变学渣,上个月拍夜市美食,ISO开到1600画面就全是噪点,后来还是换了手机补拍特写。
灯光比相机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砸钱买相机却舍不得买补光灯,有次用3000块的松下G7拍访谈,两盏200元的LED灯打侧逆光,成片质感秒杀用A7S3但只靠天花板日光灯的素材,这就好比炒菜——八千块的灶台不如两百块的好铁锅管用,建议留30%预算买灯光附件,三脚架+反光板+冰灯的组合,够应付90%的拍摄场景。
别被4K参数忽悠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便宜相机标榜能拍4K,其实藏着猫腻,试过某国产品牌,4K模式下只能拍10分钟就过热关机,画质还不如1080P超采样,就像买空调不能只看匹数,得看实际制冷量,重点检查相机的码率(建议100Mbps以上)和散热设计,抖音快手这类平台压缩后,1080P 60帧往往比缩水的4K更实用。


 Fun欢乐派
 Fun欢乐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