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原来这么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先理解手机镜头的局限
很多人抱怨手机拍不出单反的效果,其实问题往往出在没摸透手机镜头的特性,手机镜头普遍是广角定焦,这意味着两件事:第一,靠近拍摄物体时边缘容易变形,拍人像时如果人物太靠边,腿会被拉长到失真;第二,虚化效果依赖算法而非物理光圈,上周我拍咖啡杯时发现,当背景杂物距离主体不足半米时,所谓的"人像模式"就会把杯把手也虚化掉,这时候不如退后两步,用2倍裁切放大拍摄,反而能突出主体。
光线才是真正的修图大师
为什么同样的手机,别人在夜市能拍出霓虹灯牌的通透感,你拍出来却是模糊一片?关键在主动寻找光源角度,傍晚拍食物时,我常把餐盘斜45度对准窗户,让侧光勾勒出煎饺的油光;而拍逆光人像时,则要长按屏幕锁定对焦,再把曝光补偿拉低1档,这样既能保留晚霞细节,又不会让人脸死黑,任何手机在正午阳光下直拍都是灾难,试试用身体制造阴影,或者等一片云飘过再按快门。
九宫格不是万能公式
构图课上老师总强调三分法,但真正拍儿童或宠物时,死守网格线会导致画面呆板,上周在公园抓拍奔跑的小孩,我故意把人物放在最右侧,左侧留出运动方向的空间,连拍二十张后,反而是脚部超出九宫格的那张最有动感,遇到对称建筑时也别死板居中,试试蹲下用对角线构图,让台阶的延伸线从左下角直刺右上角,手机广角的透视变形反而会成为加分项。
后期不是遮羞布
见过太多人指望滤镜拯救废片,其实调整参数比套模板重要十倍,修街拍照片时,我必做三件事:把高光压到-30找回天空细节,将黑色阶+15消除死黑,最后用局部工具把路人亮度降到-20,这些操作在电脑端只要30秒,但前提是原图必须对焦准确,上周帮朋友修一张过曝的樱花照,发现花瓣已经丢失全部纹理,这时候任何调色都是徒劳,好照片永远是七分前期三分后期,就像煮方便面,调料包再香也救不回煮烂的面条。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