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捕捉儿童自然生动的表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拍照时总爱做鬼脸,其实问题往往出在拍摄方式上,与其要求孩子"看镜头笑",不如在游戏过程中抓拍,比如让孩子吹泡泡,当泡泡飘起时,他们的眼睛会自然发亮,嘴角扬起真实的弧度,摄影师需要将快门速度调至1/500秒以上,采用连拍模式,同时注意保持与孩子视平线齐平的角度,最动人的表情往往出现在孩子忘记镜头的瞬间。
室内拍摄如何解决光线不足的难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天在客厅拍摄时,很多人发现照片要么泛黄要么模糊,这就像用蒸锅煮菜却想要烧烤的焦香,解决方法是制造"人造窗光":将反光板放在主光源对面,把LED补光灯调至5500K色温,以45度角朝向天花板漫反射,若使用闪光灯,务必加装柔光罩,并注意观察孩子瞳孔变化——强光下瞳孔收缩会减弱眼神光,建议将ISO控制在800以内,避免噪点破坏皮肤质感。
户外拍摄怎样处理杂乱的背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园里五颜六色的游乐设施经常喧宾夺主,这好比煮一锅放了十种香料的汤,有个实用技巧:蹲下身子用长焦镜头(85mm以上)拍摄,让前景的草地自然虚化成色块,同时压缩背景与主体的空间感,遇到避不开的杂乱元素时,可以准备纯色纱布作为移动背景,或利用大光圈(f/2.8以下)将干扰物虚化成光斑,清晨逆光拍摄时,纷飞的蒲公英种子反而能变成梦幻的前景装饰。
后期处理如何保留儿童皮肤的天然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网红风格的瓷娃娃肌效果,很多家长要求过度磨皮,这就像给新鲜水果打蜡,专业做法是在Lightroom里用画笔工具单独调整:降低橙色饱和度提亮肤色,在PS中用"表面模糊"图层配合蒙版,保留鼻尖、睫毛处的自然反光,特别注意眼白部分,适当减少蓝色饱和度避免显得浑浊,若孩子脸颊有蚊子包,用修复画笔时要保留原始皮肤的纹理颗粒,处理后的照片放大看仍要能辨认出绒毛的走向。
怎样引导不同年龄段儿童配合拍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岁幼儿和小学童的引导方式截然不同,就像不能用同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对学步期儿童,可以准备会发声的毛绒玩具,但不要直接交给孩子——让助手在镜头后方摇晃玩具,孩子的视线会自然跟随,学龄儿童则适合角色扮演游戏,"假装你是发现宝藏的探险家"这类指令能激发生动表情,遇到害羞的孩子时,与其不断说"笑一笑",不如突然提问"冰淇淋和巧克力你选哪个",捕捉他们思考时微妙的皱眉表情。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