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哪里有培训的地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专业院校提供系统化课程
想打好摄影基础,艺术类院校的摄影系是最稳妥的选择,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课程会从胶片冲洗教起,学生得在暗房里泡上大半年,这种训练看似过时,却能让新手理解光影本质——就像学书法先练毛笔,现代人用钢笔写字时反而更懂力道控制,笔者见过用手机拍电影的导演,正是因早年严格的手冲胶片训练,对画面颗粒感的把控精确到令人发指。
商业培训机构侧重实战应用
市面上"三个月包就业"的摄影速成班鱼龙混杂,但部分机构确实能快速补足实战短板,某知名机构采用"影棚模拟接单"教学,学员要在一周内完成婚纱、静物、人像等不同主题拍摄,失误的照片会被投影到教室墙上公开处刑,这种高压训练类似厨师的"出菜速度测试",虽然过程残酷,但确实能治好在相机参数前犹豫不决的毛病,建议选择提供真实客户项目的机构,毕竟拍模特和拍挑剔的新娘完全是两回事。
行业大师的工作坊藏真经
参加过战地记者王身敦的纪实摄影工作坊后,才明白所谓"决定性瞬间"需要多少前置准备,老先生要求学员提前三天蹲守同个街角,最后评比时,那些精心构图的照片反而不如外卖小哥闯入画面的抓拍得分高。"你们在等完美光线,而生活永远在制造意外",这句话点醒了总执着于黄金构图的学员们,这类短期工作坊学费不菲,但大师随手点拨的观察方式,可能抵得上自己摸索三年。
线上课程打破地域限制
疫情期间试听某纽约摄影师的直播课,他要求学员用手机拍摄自家冰箱,当三十多个国家的学员交出作业时,墨西哥学员彩椒堆里的可乐罐,日本学员收纳整齐的味噌包,构成比任何摆拍都生动的"疫情生活志",网络课程最大的优势是能反复观看操作细节,比如某次讲解慢门追焦时,老师突然暂停视频:"注意我右手小拇指抵住镜头卡口这个动作,这才是机身不抖的关键",这些藏在操作缝隙里的经验,往往才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选择培训方式要考虑学习阶段,就像登山时该坐缆车还是雇向导,初学者需要院校的系统地图,进阶者可能需要大师指点迷津,而职业转型者或许更需要商业机构的速成攻略,关键要记住:最好的课堂永远在拍摄现场,培训班给的不过是张入场券。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