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照片点评及欣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构图决定画面的呼吸感
为什么有些照片让人一眼就舒服?关键在于画面元素的"呼吸空间",比如拍摄城市天际线时,刻意在建筑顶部留出30%的天空,避免压迫感,曾有位新手将埃菲尔铁塔顶到画面上边缘,结果像被裁掉了尖顶;后退两步后,画面突然有了舒展的韵律,主体周围要像交响乐的休止符——看似空白,实则让视觉有喘息余地。
光影是天然的造型师
正午拍人像总像在受刑?试试观察树荫下的光斑,某次在公园抓拍,模特站在梧桐树影里,脸上自然形成明暗交错的"镂空面具"效果,比影棚的环形灯更有戏剧性,当夕阳把云层染成蜜糖色时,逆光拍摄的芦苇丛会变成燃烧的金线,别被"黄金时刻"束缚,暴雨前的铅灰色天光,反而能压出建筑冷峻的金属质感。
色彩需要克制与爆发
看到晚霞就贪心拍下所有颜色?有张获奖作品只保留火烧云的橙与地面剪影的黑,反而比五彩斑斓的更震撼,就像做菜放盐,饱和度调节要有分寸,拍樱花时若遇到阴天,不妨故意欠曝1档,让粉白色花瓣在暗调中浮现,比蓝天背景更有水墨韵味,当画面出现超过三种主色时,往往需要牺牲某个配角。
瞬间比完美参数更重要
婚礼现场还在纠结光圈值?某摄影师曾因调参数错过新娘父亲抹泪的瞬间,后来他养成先构图连拍、后微调的习惯,流浪猫腾空跃过围墙的尾巴弯度,儿童吹泡泡时鼓起的腮帮,这些0.5秒的魔法用手机抓拍也比摆拍动人,把相机设为快门优先模式,像猎人般保持警惕——最好的镜头常出现在你放下取景器揉眼睛时。
瑕疵可能是记忆的印章
那盏闯入画面的路灯破坏了你精心构图的月光?且慢删除,有张经典战地照片就因半截模糊的枪管获得动态真实感,去年拍的毕业照里,突然闯入画面的气球反而让僵硬站位活了起来,过度修图就像擦掉老照片的折痕,连同时光的证据一起抹去,偶尔保留镜头眩光或轻微失焦,它们会成为多年后辨认时代的暗号。


 FlowerFieldBliss
 FlowerFieldBliss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