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培训报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照片的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部手机,有人拍出奶油般柔和的早餐,有人却把咖啡拍成酱油?关键在于对光线的驯服,尝试在上午9点或下午4点拍摄,此时阳光斜射,物体的轮廓会被自然勾勒,逆光拍摄时,可以打开HDR模式,让手机自动平衡明暗——就像调解吵架的邻居,既保留窗户的亮部细节,又不让阴影处变成黑洞,阴天反而是拍绿植的好时机,云层就像巨大的柔光箱,能消除叶片上难看的高光斑点。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说"我拍得不够高级",其实问题可能出在构图的语序上,把主体怼在正中央,就像说话只会用主谓宾句型,试着打开手机网格线,让地平线对齐下三分之一线,这相当于给风景加了条视觉腰带,拍街边小吃时,让摊主的胳膊从画框边缘伸进来,这种"破框"手法好比聊天时的肢体语言,能瞬间激活画面,遇到对称建筑别偷懒,站到正中间用超广角拍摄,对称构图自带庄严的修辞效果。
清洁镜头胜过后期修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抱怨照片雾蒙蒙的,却从没擦过手机镜头,指纹油污就像蒙在镜头前的纱窗,再贵的手机也拍不出通透感,养成拍摄前用衣角擦拭镜头的习惯,这比任何滤镜都管用,遇到强烈逆光时,可以用手掌在镜头上方搭个"遮阳篷",能有效减少眩光——就像给镜头戴了顶鸭舌帽,别小看这个动作,它往往能挽救一张因为光斑报废的照片。
专业模式是手动挡汽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动模式虽方便,但就像永远用自动挡开车,当你想拍车流光轨时,需要手动把ISO调到50,快门延长到2秒,相当于给手机装上三脚架,拍摄跳跃的人物则相反,要把快门速度提到1/1000秒以上,这和接住抛来的鸡蛋是一个道理,白平衡设置更是个性化调味料,傍晚拍食物时调到阴天模式,能让牛排泛起诱人的暖黄色,就像给照片淋了层蜂蜜。
发现隐藏的拍摄视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常见的俯拍和仰拍就像说话的两种语调,蹲下来把手机贴地拍摄宠物,你会得到毛茸茸的"巨人国"视角;高举手机向下拍咖啡杯,杯口的拉花会变成一幅微型画作,乘电梯时试试透过玻璃幕墙拍摄,重叠的楼宇能形成天然的画框,这些非常规视角好比方言,能让照片立刻跳出千篇一律的朋友圈模板。


 Star闪耀
 Star闪耀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