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肖像摄影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如何捕捉人物的真实情绪
拍摄肖像时,最怕遇到表情僵硬的模特,为什么有些人面对镜头会不自然?其实这和日常交流类似——如果对方一直盯着你看,你也会紧张,解决方法很简单:让拍摄对象先忘记相机的存在,可以让他们随意走动,或者聊些轻松的话题,比如最近看过的电影,当人物放松时,眼角细微的纹路、嘴角自然的弧度才会显现,这时候用85mm镜头抓拍,往往能得到最生动的瞬间。
光线塑造了面部的立体感
很多初学者喜欢用柔光箱打平光,觉得这样皮肤显得干净,但真正专业的肖像,需要光影勾勒出颧骨和下颌的线条,你可以试试单灯45度侧光,让阴影自然过渡,就像我们欣赏雕塑时,光线从侧面照射才能看清起伏的轮廓,如果觉得阴影太重,用反光板补光即可,但切记保留适当的明暗对比——这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完全没焦边反而少了风味。
背景处理决定作品的层次
见过那些人物像贴在背景板上的照片吗?问题出在景深控制,使用f/1.8大光圈时,背景虚化过度会失去环境信息;而f/8小光圈又容易让杂乱的背景抢戏,折中的办法是:先确认拍摄距离,让人物与背景保持2米以上间隔,再用f/2.8-f/4光圈拍摄,这样既保留背景的质感,又能突出主体,就像听交响乐,主旋律清晰的同时,也需要和声部的适度衬托。
服装色彩影响整体氛围
有位客人坚持穿亮红色外套拍摄,结果成片看起来像证件照,高饱和色会抢夺视觉焦点,而柔和的米灰、藏青等颜色反而能突出人物气质,建议准备中性色披肩或围巾,遇到艳色服装时可以局部遮挡,这和装修房子一个道理——墙面用素色,装饰画才会更醒目,如果拍摄深色皮肤,尝试墨绿或酒红色的服饰,会比纯黑色更有层次感。
后期修图要保留皮肤质感
现在很多人把皮肤修得像塑料,磨皮过度会失去毛孔的呼吸感,正确做法是:用修复画笔处理明显瑕疵,然后通过曲线工具整体提亮,关键要保留鼻梁、眉骨等部位的自然高光,就像好的素描会留出纸面的反光,遇到中年被摄者,可以适当保留眼角的细纹——这些岁月痕迹往往比刻意年轻化的处理更有感染力。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