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相机操作需要三个月磨合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摸到单反的新手常被P档、M档搞得手忙脚乱,上周有个学员在日落时拍人像,自动模式把晚霞压成死黑,手动调参数时又错过最佳光线,其实就像学自行车,前三个月要经历"知道光圈优先却总拍糊"的尴尬期,建议先用AV档拍100组静物,观察不同光圈下背景虚化变化,等能预判快门速度对曝光的影响时,才算过了设备关。
构图审美培养至少经历两次四季轮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抱怨:"参数都会了,为什么照片还是像手机拍的?"问题出在眼睛还没完成训练,去年带学员去古镇采风,同个巷子有人拍出烟火气,有人只拍到杂乱电线,这和品茶类似——喝过30种茶才能分辨龙井的豆香,建议每周分析10张大师作品,用手机九宫格功能实地练习,当你能发现枯枝在雪地上的韵律时,审美才算入门。
后期软件的精通比想象中更耗时
有个有趣现象:90%的人高估了自己学Lightroom的速度,就像炒菜时以为"放盐少许"很简单,实际可能毁掉整道菜,遇到过学员把晚霞调成紫色还坚持是艺术创作,建议先用半年时间专攻基础:建立自己的预设库,理解HSL滑块对肤色的影响,等能像老中医把脉那样,看一眼直方图就知道哪里偏色,才算真正驾驭后期。
应对突发场景需要两年实战积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摄影师最怕什么?不是设备故障,而是新娘突然流泪时找不到最佳角度,这就像足球守门员,训练时能扑出点球,实战中却要预判球员的假动作,去年台风天帮朋友拍产品,临时用汽车大灯补光的经历,比任何教程都管用,建议主动接拍20次不同题材,当你能在儿童突然跑动时迅速调整对焦模式,才称得上应变合格。
摄影师的成长永无止境
总有人问"到底多久能出师",这好比问厨师炒多少锅菜能当主厨,认识从业八年的摄影师,至今仍在学习显微摄影技术,关键是要建立持续精进的节奏:每月尝试新题材,定期回看旧作找问题,当你能从"拍清楚"进阶到"拍出情绪",从"记录现场"转变为"创造画面",就会发现所谓出师不过是新的起点。


 SunshineSoul
 SunshineSoul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