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焦段决定你的拍摄视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用广角拍人像总被吐槽"脸变形"?其实14mm和35mm虽然都叫广角,但透视畸变程度天差地别,上周帮朋友拍探店视频,24mm镜头稍微俯拍就让桌上的咖啡杯变成锥形,换成50mm焦段后退两步,画面立刻恢复正常,小于35mm的镜头需要严格控制画面边缘,而85mm以上焦段更适合新手驾驭构图。
光圈数值不是越大越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f/1.2光圈就两眼放光?某次婚礼跟拍时,我用50mm f/1.2全开光圈拍新娘特写,结果睫毛尖清晰而瞳孔已经虚化——这种"刀锐奶化"翻车现场在弱光环境下尤其常见,实际测试发现,这支镜头收两档到f/2.8时,画质和景深才达到最佳平衡点,就像煮泡面时大火快煮不如中小火慢炖入味。
三脚架云台藏着魔鬼细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宁愿多花两千买云台?去年拍星轨时就吃过亏,三百块的三脚架在零下温度突然"点头",30分钟长曝光直接报废,后来发现球型云台的阻尼旋钮就像老式水龙头,拧太紧会卡死,拧太松会漏光,现在拍延时摄影前必定先做负重测试,毕竟设备稳定性比参数更重要。
滤镜系统不是万能补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ND减光镜真的能代替小光圈吗?海边拍慢门时,10档ND镜确实能让水面雾化,但廉价滤镜产生的偏色让后期直方图像心电图,有次强行用偏振镜压暗天空,反而让云层细节糊成油画,现在背包里常备两种方案:高质量方片滤镜应对严肃创作,手机APP模拟效果用来试错,就像做菜时既要有正宗调料也得备着方便面。
电池续航比参数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旗舰微单的续航反而更短?去年登山拍日出,同行用某品牌新机连拍200张就闪红灯,我的老机器还剩两格电,后来发现把电子取景器亮度调低30%、关闭机身防抖能多撑一小时,这就像电动车冬天关空调能跑更远,现在外拍必定带备用电池,毕竟再贵的相机没电时还不如手机好用。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