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社宣传海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照片的隐形画笔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出油画质感,你的却像褪色水彩?关键在于读懂光线,清晨的斜射光能给建筑拉出戏剧性阴影,而正午的硬光适合表现金属的冷冽——上周社员在旧厂房实践时,用手机测光锁定锈铁管反光点,后期压低高光,瞬间让废铜烂铁变身赛博朋克道具,强光下拍摄人像要让人物背对太阳,用反光板补亮面部,这和打台球时找反弹角度异曲同工。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课
当新手把主体怼在画面正中央时,老手早已用三分法制造动态平衡,上周外拍活动中,我们让社员对着河面练习:将孤舟放在右下交叉点,留出左侧晨雾弥漫的空间,画面立刻有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但别被规则束缚——拍摄广场喂鸽子的大爷时,故意用对称构图强化仪式感,鸽群飞起的瞬间反而需要打破框架,这种反逻辑就像炒菜时突然撒把糖提鲜。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雕刻刀
你以为拍瀑布雾化效果必须用三脚架?其实把相机搁在石头上,设置2秒延时拍摄同样稳定,上周夜拍车流时,有社员发现手持1/15秒快门能拍出虚实相间的魔幻效果——行人模糊成色块,而静止的报亭保持清晰,这种动静对比就像冻住的蜂蜜里突然滴入活水,记住拍摄奔跑的宠物时,用1/500秒以上快门才能凝固飞溅的泥点,这和用漏勺捞馄饨同理:动作够快,汤水才不会浑。
后期是照片的二次暗房
总有人鄙视修图,但胶片时代大师们都在暗房玩遮挡加光,上周我们调色练习时,有人把阴天拍的灰暗樱花,通过分离色调调出粉紫渐变——高光加青,阴影补品红,瞬间拯救了废片,但别过度,就像化妆,粉底厚度要能看见皮肤质感,用曲线工具时不妨想象在捏陶土:亮部往上推是拉伸瓶口,暗部往下压是收窄瓶底,中间调就是调整腰身曲线。


 Sky天空蓝
 Sky天空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