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摄影专业报考哪个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院校的选择要看专业方向
不同院校的摄影专业侧重点天差地别,比如北京电影学院偏重影视剧照和商业摄影,中央美术学院则强调观念摄影和当代艺术表达,有个学生带着获奖的街头摄影作品集报考北电,却被考官指出"构图太随意",后来转投中国传媒大学纪实摄影方向反而顺利录取,选择前要研究各校毕业生作品展——如果满眼都是实验性抽象影像,那传统风光党可能就得绕道。
设备门槛可能比分数线更关键
别被招生简章骗了,很多院校不会明说"建议自备全画幅相机",朋友去年考上某211大学摄影系,开学才发现课程作业要求4K视频拍摄,而他的入门级残幅机根本达不到教授要求的宽容度,建议提前联系在校生打听真实情况,二手市场淘台索尼A7III或许比多考20分更实用,暗房课程多的学校甚至会要求学生自购胶片机,这笔隐形开支比学费还刺激。
城市资源决定实践机会
在二线城市读摄影系的学生,大四还在拍淘宝服装;北京学生可能已经跟着剧组当剧照师,某地方院校老师坦言:"我们连影棚的柔光箱都被学生扯破了,申请三年没换新。"小城市生活成本低,更适合静心创作,有个毕业生在丽江开民宿边经营边拍摄,反而比留在大城市抢活的同学更早办了个展。
师资背景影响职业路径
查教授履历比看学校排名更重要,某985院校摄影系主任是纪实摄影大拿,带出来的学生个个能拿荷赛奖;而另个学校的副教授专攻商业修图,毕业生基本都进了4A广告公司,有个反例:学生冲着某网红摄影师报考,入学才发现对方早已离职创业,建议直接翻看教师近三年的个人作品,还在活跃创作的老师才能教你最新行业动态。
校友网络是隐藏资源库
某三本院校的摄影专业看似普通,但校友垄断了本地婚庆市场,学长随手介绍的跟拍单子就够学弟赚回学费,相反,有些名校毕业生分散在各行各业,反而形成不了合力,打听下目标院校有没有"老带新"传统,比如浙江某高校的"师傅制",毕业生直接给学弟妹介绍杂志拍摄机会,这种资源在就业寒冬时比文凭管用十倍。


 StarlightHope
 StarlightHop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