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找准人物构图比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手机就猛按快门,结果拍出来不是头大身子小,就是脚被截掉一半,试试把画面想象成九宫格:打开手机网格线,让人物的眼睛落在上横线附近,脚部贴近下边框但别踩线,如果拍半身照,手肘别卡在画面边缘——这就像切西瓜时故意留一半在砧板上,看着别扭,遇到背景杂乱时,蹲下来低角度拍摄,天空自然成为干净背景,人物比例也更修长。
怎样控制光线避免阴阳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午顶光拍人像简直是灾难,鼻影会像刀刻般生硬,最佳时机是日出后两小时或日落前,此时光线像融化的蜂蜜般柔和,如果必须在强光下拍摄,让人物背对太阳,打开手机HDR功能——这相当于给阴影区悄悄补了层纱帘,逆光时记得点击屏幕脸部区域测光,否则容易拍成剪影,阴天反而是天然柔光箱,连毛孔都显得细腻。
为什么你拍的人物总显得僵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让朋友摆姿势时别说"笑一笑",这指令跟"不许想大象"一样让人紧张,可以设计具体情境:"假装在闻咖啡香"或"回头看老熟人",动态捕捉比摆拍生动十倍,连拍模式要像钓鱼收线般有耐心,最好在对方整理头发或转身时抓拍,有个秘密技巧:拍摄前让对方闭眼三秒再睁开,眼神会特别明亮,就像重启后的电脑运行更流畅。
后期修图如何把握分寸感
美颜开到满格的脸像剥壳鸡蛋,反而假得扎眼,局部调整才是关键:用修复笔抹掉油光,比整体磨皮自然得多,肤色校正要参照环境色,暖光下偏橘比冷白更真实,就像煮粥火候不够会夹生,如果背景过曝,用手机自带"阴影"工具拉回细节,但别超过30%——这跟炒菜放盐同理,过了临界点就救不回来,记住保留些小瑕疵,嘴角笑纹比橡皮人更有生命力。
特殊场景怎样拍出故事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游客照的终极问题是"人在景前罚站",试试让人物成为环境的参与者:夜市拍摄时让朋友举着食物递向镜头,蒸汽会形成天然前景虚化,雨天别收手机,隔着挂水珠的玻璃拍,朦胧感自动生成电影滤镜,运动场景要用实况模式,最后选帧时能找到头发飞扬的瞬间,比静态照片多三分灵动,就像煮泡面要卡准三分钟,这些决定性瞬间往往藏在动作衔接处。


 Peace和平鸽
 Peace和平鸽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