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13种构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让画面更平衡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特别舒服?秘密往往藏在三分法里,将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拍人像时,把眼睛放在上横线附近;拍风景时,把地平线对齐下横线,但要注意,如果天空有绚烂晚霞,不妨让地平线沉到最下面一格——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前提是你得先掌握它。
引导线带着观众视线走
铁轨、河流、甚至是阴影,都能成为天然的引导线,它们像看不见的手,把观众的目光拽向主体,拍摄老街时,利用石板路的线条引向尽头的灯笼;拍建筑时,用旋转楼梯的曲线把人带到天窗的光晕里,不过要当心,杂乱的树枝或突然闯入的电动车,可能让引导线变成打结的毛线团。
框架构图给画面加个画框
窗框、门洞、树叶间隙,都能变成天然相框,在古镇拍摄时,让圆拱门框住摇橹的船夫;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拍街角,雨滴在框上留下朦胧的痕迹,这种构图就像给故事套上信封,但别让边框太抢戏——没人会盯着信封上的邮票看半天而忽略里面的信纸。
负空间让呼吸感流动
留白不是偷懒,而是给画面留出喘息的空间,拍摄孤鸟时,让它只占左下角一小点,其余全是淡蓝天空;拍剪影时,人物头顶要留出两倍于脚部的空白,这就像说话时的停顿,留得恰当反而更有力量,但留白面积需要反复调试,就像煮面时判断水量——放太多会淡而无味,放少了又容易糊锅。
对称构图制造视觉催眠
倒影、重复的廊柱、双胞胎的微笑,对称总能带来催眠般的舒适感,在湖边拍摄时,等待完全无风的一刻,让山峦和倒影严丝合缝;走进清真寺,仰拍那些层层叠叠的穹顶,不过绝对对称容易显得呆板,试着让一侧的树叶稍多点摇曳,就像严谨的西装口袋里插了支歪斜的钢笔。


 SnowflakeWonder
 SnowflakeWond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