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学摄影比较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专业院校能打下扎实基础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的摄影系,课程涵盖光学原理、暗房技术到数字后期全流程,曾有位学员用学校提供的胶片机拍摄胡同,教授要求他同一卷胶片必须分别用f/8和f/2.8拍完,这种"自相矛盾"的训练反而让他理解了景深控制的本质,不过要注意,这类院校更侧重艺术创作而非商业摄影,就像学做菜先去新东方还是蓝带——取决于你想当厨师还是美食家。
线下工作坊适合快速突破
在平遥摄影节参加过三天纪实工作坊,导师带着学员扫街时会突然喊停:"现在用35mm镜头拍这个菜市场,但画面里必须出现三处红色。"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方式,比单纯讲构图法则管用十倍,有个开餐馆的学员把这种思维用在菜单拍摄上,用蒸笼的热气作前景虚化,效果堪比专业美食摄影师,但要注意甄别师资,有些所谓"大师班"可能还不如老年大学教得系统。
网络课程胜在灵活组合
油管上Thomas Heaton的风光教学和B站"影视飓风"的布光教程搭配着看,就像吃自助餐能自选牛排配麻辣烫,有个宝妈学员把孩子玩具房改造成静物棚,跟着网课用台灯加硫酸纸拍出了商业级玩具照片,但碎片化学习容易陷入"收藏即学会"的陷阱,建议选定一套课程完整跟练,就像健身只练肱二头肌成不了施瓦辛格。
拍摄实践是最狠的老师
认识个婚礼摄影师最初在影楼打杂,有次主力摄影师食物中毒,他硬着头皮顶班,结果拍糊了三分之一的照片,但正是这次"车祸现场"让他明白:相机防抖功能再强,也不如自己学会铁手功,现在他教徒弟时会故意关掉防抖,要求手持1/30秒不虚——这就像学自行车,扶着墙永远练不出平衡感。
摄影社群能打破认知茧房
加入本地爬楼党群组后,发现他们用激光笔在夜空中"画"出建筑轮廓再长曝的玩法,这种野路子院校根本不会教,就像做菜时发现邻居家的酱油用法和你完全不同,社群交流最能碰撞出意外惊喜,不过要警惕设备攀比风气,见过有人卖单反换手机,反而在Instagram收获更多点赞——工具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


 Magic魔法梦
 Magic魔法梦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