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如何打光好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角度决定画面层次
很多人举着灯直接怼脸拍,结果拍出来像证件照一样扁平,试试把光源放在人物侧前方45度,你会发现鼻梁和下巴的阴影突然有了雕塑感,比如拍静物时,从左上角打光能让玻璃杯的轮廓泛起高光,而右下角自然形成的阴影刚好平衡画面,记住一个死理:光的角度越斜,物体的立体感越强,但别超过60度,否则眼窝和锁骨下方会变成黑洞。
柔光工具比灯具更重要
见过用iPad屏幕补光的人吗?这种巴掌大的光源在暗处拍特写还行,但拍半身照时,光线硬得能把皮肤瑕疵放大三倍,真正好用的柔光工具就在手边——阴天的云层、浴室磨砂玻璃、甚至把A4纸卷成弧形挡在闪光灯前,上周帮朋友拍耳环,用两层旧窗帘布裹住台灯,金属光泽立刻从刺眼变成丝绸般的润,关键不在于设备多贵,而在于你有没有把光打散的意识。
阴影控制是高级玩法
总有人问为什么网红照片背景干净得像抠图,秘密在于分离主体与背景的光比,在窗边拍人像时,让模特离窗户1米,背景墙离模特3米,自然光衰减后会自动压暗背景,有次拍深色皮包,故意在右侧补了一盏比环境亮两档的灯,包身纹理跳出来的同时,左侧阴影刚好藏住了划痕,玩阴影要像炒菜颠勺,该留的焦香部分绝不能铲平。
反光板是作弊神器
别小看二十块钱的银色反光板,它能解决八成以上的阴阳脸问题,拍逆光人像时,很多人死磕相机参数,其实把反光板放在腰部高度补下颌光,比后期提亮自然十倍,上次拍儿童,小家伙不停乱动,干脆把金色面反光板平铺在地上,模拟出夕阳晒地面的效果,这种从下往上的漫反射,比直接打主光更不容易穿帮,记住白色反光最柔和,银色最亮,金色慎用——除非你想让人像自带咖喱滤镜。
环境光要会借势
咖啡馆的顶光、路灯的昏黄、电脑屏幕的蓝光,这些看似缺陷的光源用好了反而独特,有次在下雨的车里拍照,发现挡风玻璃上的水珠把对面车灯折射成星芒,干脆用手机贴着玻璃拍,比影棚的星光镜还真实,遇到顶光也不用慌,让模特抬头承接光线,睫毛在眼窝投下的影子反而成了天然眼线,真正会打光的人,都懂得把bug变成feature的魔术。


 Snow雪花飘
 Snow雪花飘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