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图片和构图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平衡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特别舒服?很可能是因为摄影师用了三分法,想象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九宫格,关键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比如拍日落时,把地平线放在下三分之一线,而不是正中间,天空会更开阔,人物特写时,眼睛落在上交叉点,能自然引导视线,下次拍咖啡杯,试试把杯柄对准右下交叉点,你会发现普通的静物突然有了故事感。
引导线构图创造视觉路径
铁轨为什么总让人想多看两眼?因为它们天然形成了引导线,道路、河流、甚至阴影都能作为视觉导线,带着观众目光走向主体,拍老街时,利用两侧屋檐形成的透视线,把观众引向尽头的灯笼;俯拍楼梯时,螺旋线条会带着视线自然旋转到中心人物,但要注意,杂乱的树枝或电线杆可能破坏线条的流畅性,这时候换个角度就能解决。
框架式构图增加层次感
窗户为什么是天然的取景器?因为框架能强化主体,用拱门框住远处的教堂,树叶间隙透出雪山,甚至利用镜面反射形成虚拟画框,曾见人蹲在汽车后视镜前拍倒影,后视镜边缘自然形成边框,倒影里的城市与实物形成虚实对比,不过要当心,过于复杂的边框会抢戏,老式木窗棂比现代金属框更能衬托古建筑。
负空间构图营造氛围
留白真的是浪费画面吗?恰恰相反,在拍孤独感主题时,只让小船占据左下角,其余留給雾蒙蒙的湖面;拍剪影时,人物只占五分之一,夕阳余晖填满剩余空间,有个反常识的诀窍:主体越小,故事感越强,但新手常犯的错是留白位置不对,飞鸟应该朝向画面内部飞,否则会有"逃跑"的错觉。
打破常规构图制造冲击力
所有规则都必须遵守吗?好照片往往诞生在打破规则时,把人物放在正中央,配合对称背景反而产生庄严感;故意倾斜地平线能表现动荡;切掉半个脑袋的特写反而突出眼神,有次看到摄影师趴在地上仰拍,自行车轮在头顶形成夸张的圆形构图,平常的角度绝对拍不出这种张力,关键是要先熟练掌握规则,才知道什么时候该打破它。


 Love爱之韵
 Love爱之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