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上门拍摄的收费构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请摄影师到家就是"按快门收费",其实费用像拼积木一样由多个模块组成,基础拍摄费通常占大头,相当于打车时的起步价,比如2小时内的基础服务,但遇到需要拍全家福又要拍宠物写真的情况,就像点菜加了份硬菜,每增加一个拍摄主题都可能叠加费用,有位客户曾要求同时拍新生儿和厨房美食,摄影师不得不携带两套镜头,最终收费比单主题高出30%。
设备级别如何影响最终报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手机拍和用哈苏相机拍的区别,就像用电磁炉和米其林灶台做饭,普通单反拍摄可能每小时200-300元,但遇到需要电影级设备的商业拍摄,价格能翻三倍,曾有个案例:客户要求用ARRI电影机拍摄居家纪录片,光是设备运输保险费就占了总费用的15%,反光板、柔光箱这些"摄影调料"也会影响价格,就像高级餐厅不会用塑料袋装盘。
为什么修图时间比拍摄更耗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可能是两小时的事,但修图常常要花两天,有位摄影师接过别墅拍摄的单子,原片300张里客户精选50张,每张精修都要处理吊灯反光、窗帘褶皱这些细节,相当于给每张照片做微整形,普通调色每张20-50元,商业级精修能到200元/张,就像请裁缝改衣服,改旗袍和改T恤的工时费自然不同。
特殊需求会产生哪些隐藏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求凌晨拍摄星空、或者给怕光的老人准备特殊照明,这些"定制项"就像在咖啡里加麝香猫屎——听着小众但价格惊人,有次拍摄宠物猫,客户要求全程用静音快门,摄影师不得不租用特殊设备,这部分成本最终平摊到报价里,节假日拍摄还要考虑交通管制,去年春节有个订单因小区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摄影师扛着器材步行15分钟,这些时间成本都会体现在账单上。
怎样判断报价是否合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比三家不如看细节:包含多少张原片?是否提供化妆台灯?就像买螃蟹要看是否包含捆绳重量,某次比价发现,报价最低的摄影师其实不包含服装指导,结果客户自己搭配的条纹衫在照片里产生摩尔纹,后期修复反而多花了冤枉钱,靠谱的报价单应该像手术同意书那样列明风险,比如雨天改期是否收费、宠物突然窜镜怎么算等。


 SnowflakeWonder
 SnowflakeWond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