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附近的摄影培训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找摄影学校就像挑镜头——焦距不合适,拍出来的画面总差点意思,建议先摸清自己的需求:是想系统学习商业布光,还是快速掌握旅行跟拍技巧?实地考察时,别被教室里的高端设备晃花眼,重点观察学员作品墙,去年有朋友报了家号称"全进口设备"的机构,结果发现老师还在用十年前的柔光箱摆放理论,这就像用自动挡教赛车,再好的硬件也白搭。
曝光三要素的实战应用
为什么同样的参数,在培训教室能拍出丝绢流水,到街头拍喷泉就糊成一片?关键在于环境光线的欺骗性,某次外拍课遇到阴天,老师让我们把ISO调到800就像给传感器灌咖啡提神,但噪点立马像蚂蚁群般涌出来,后来改用反光板补光,效果比硬拉感光度强得多——这就像煮泡面,光靠猛火快煮不如适当控温加料。
构图法则的灵活突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构图课上练得滚瓜烂熟,可对着故宫的红墙黄瓦怎么就拍不出张力?试着把屋檐斜线当成打破框架的利器,上周带学员在胡同拍摄,让他们把自行车前轮卡在右下交叉点,后轮却故意冲出画框,画面顿时活了起来,规矩就像炒菜时的盐,放准量能提鲜,死守菜谱反而毁了好食材。
后期修图的尺度把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培训班电脑屏幕上的通透肤色,传到手机就泛着荧光粉?这涉及到校色仪校准和移动端显示的鸿沟,见过学员把晚霞拉出紫色渐变,美其名曰"赛博朋克风",实际像打翻的颜料罐,好的调色应该像熬高汤,RAW格式是生鲜食材,预设顶多是味精,火候还得自己掌握,不妨问问老师:能不能用教室电脑和你的笔记本同步修一张图?
外拍实训的意外收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棚拍课永远教不会你怎么应付突然闯入画面的流浪狗,有次在培训学校组织的古镇外拍中,暴雨让青石板路变成天然反光板,这比任何静物台教学都直观,最值钱的往往不是课程表上的内容,而是老师现场演示如何用快餐店纸巾做柔光罩——实战经验就像老中医的偏方,教材里找不到,但关键时刻真管用。


 Grace优雅范
 Grace优雅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