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快门速度控制动态画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拍摄奔跑的宠物总是模糊?问题往往出在快门速度上,当快门低于1/250秒时,快速移动的物体就像被涂了层虚影,试着把相机调到快门优先模式(TV/S档),拍摄喷泉时用1/1000秒能凝固水珠,而1/30秒会让水流变成丝绸状,有个小技巧:拍摄跳广场舞的大妈时,用1/125秒既能抓住动作又保留些许动感,就像用筷子夹住滑溜的鱼丸——既要稳又要活。
光圈大小决定故事焦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是否遇到过背景杂乱抢镜的情况?f/1.8的大光圈能把路灯变成朦胧光斑,让主体像话剧主角站在聚光灯下,但拍摄集体照时得收小到f/8,否则后排人的脸会像被打了马赛克,记住这个矛盾:光圈越大进光越多,但清晰范围越小,就像睁大眼睛找东西时,反而看不清周围全貌。
构图三分法打破呆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旅游照总像证件照?把人物塞在正中央,画面会像没发酵的馒头一样僵硬,激活构图的秘诀是想象画面有井字格:拍夕阳时把地平线压在下1/3线,留出天空的渐变;拍小吃摊要把油锅放在右侧交叉点,热气仿佛能飘出画面,下次拍闺蜜时,试着让她靠左1/3站立,右边留出自行车道延伸,画面顿时会呼吸。
ISO调节是双刃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餐厅里开闪光灯会毁掉氛围,但调高ISO又怕出现噪点?这就像熬夜后擦粉底——遮盖力越强妆感越重,实测发现:全画幅相机ISO1600内画质可用,但手机超过800就开始出现彩色噪点,有个折中方案:拍摄夜市时固定ISO800,配合大光圈和稳定支撑,既能保住暗部细节,又不会让烤串看起来像撒了跳跳糖。
白平衡还原真实色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雪景拍出来总泛蓝?自动白平衡在混合光源下常犯傻,钨丝灯下拍食物,照片会像刷了层酱油——这时候手动调到2800K,白瓷碗就能恢复本色,但拍晚霞时要故意保留暖调,就像煮泡面必须加的那颗溏心蛋,失真的颜色反而更真实,阴天用6000K,正午阳光选5500K,荧光灯环境试试4000K,多拍几张对比最保险。


 忆起江南水乡
 忆起江南水乡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