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学校

拍照那个手机效果好,哪款手机拍照效果最好?

拍照那个手机效果好手机镜头决定成像质量很多人误以为高像素等于好照片,其实镜头素质才是关键,比如某品牌标榜1亿像素,但用廉价镜片组导致边缘模糊,还不如1200万像…

拍照那个手机效果好

拍照那个手机效果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镜头决定成像质量

很多人误以为高像素等于好照片,其实镜头素质才是关键,比如某品牌标榜1亿像素,但用廉价镜片组导致边缘模糊,还不如1200万像素的旗舰机,这就像用劣质放大镜看报纸——字数是多了,但重影让人头晕,建议拍摄时观察画面四角:如果路灯在中心清晰,移到边缘就发虚,说明镜头光学素质不足。

传感器大小影响夜景表现

为什么同样在路灯下拍照,有的手机画面纯净,有的却满是噪点?秘密藏在传感器尺寸里,全画幅相机传感器像大号脸盆,手机传感器则像汤匙,接到的光线量天差地别,实测发现,1/1.28英寸传感器的手机,在暗光环境下比1/2.3英寸的亮30%,下次拍夜景前,不妨用手挡住镜头三秒再拍,观察系统是否会自动触发多帧降噪——这是小传感器手机的典型补救措施。

算法调校决定色彩风格

见过拍蓝天偏紫、拍绿叶发黄的照片吗?这不是镜头问题,而是厂商调色倾向作祟,某国产手机刻意提高红色饱和度,拍火锅很诱人,但拍人像就变成关公脸,有个测试技巧:同时用不同手机拍超市货架,对比薯片包装的颜色还原度,真正的好手机会像经验丰富的画家,既不过分浓艳,也不会灰暗无力。

防抖性能影响成片率

带孩子去动物园的家长深有体会:长焦拍猴子经常糊片,不是手抖,是手机防抖不行,光学防抖像芭蕾舞者单脚站立,通过镜组浮动抵消晃动;电子防抖则是后期剪裁画面,相当于把拍歪的照片用PS裁正,测试时可以边走边拍路牌文字,能清晰辨认的才是真功夫,去年某款折叠屏手机因为防抖组件太厚,展开后镜头会像跷跷板一样晃动,这种设计缺陷要特别注意。

散热能力关乎持续拍摄

连续拍200张照片后,有些手机开始提示"设备过热",画质也会像融化的冰淇淋一样劣化,这涉及到处理器调度策略,激进派像短跑选手,前期爆发力强但容易发热;保守派像马拉松选手,速度稳定但连拍速度慢,建议拍摄4K视频时,用手摸镜头附近温度,烫手的机型慎选,毕竟谁都不希望拍毕业合照时,手机突然弹出高温警告。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