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摄影和剪辑怎么入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先搞懂相机的基本操作
很多人拿到相机就急着按快门,结果发现照片不是过曝就是漆黑一片,相机的光圈、快门、ISO就像炒菜的火候——光圈决定进光量(锅盖开多大),快门控制曝光时间(翻炒多久),ISO则是感光度(食材本身的味道强度),建议先用自动模式拍一周,观察相机在不同光线下的参数组合,再切换到手动模式尝试调整,比如拍流水时,把快门调到1/15秒就能拍出丝绸般的效果,而1/1000秒则能凝固飞溅的水珠。
构图比设备更重要
用手机也能拍出好照片,关键在构图,三分法是最容易上手的技巧:想象画面被井字线分割,把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拍人像时注意留白——头顶留的空间比脚下多,否则会有"撞天花板"的压迫感,遇到对称场景时大胆把主体放正中,比如故宫的屋檐或走廊,有次我在雨天拍咖啡馆,故意把玻璃上的水珠作为前景,后面模糊的人影反而让照片有了故事感。
剪辑是第二次创作
别被剪辑软件吓住,其实只要掌握三个关键:节奏、转场、调色,把素材拖到时间线上先粗剪,像写文章一样删掉冗余部分,动作镜头保持2-3秒,空镜可以稍长,转场别滥用炫技效果,简单的硬切或叠化反而高级,调色时先统一所有片段的曝光,再套用LUT滤镜微调,记得有次拍日落,原片灰蒙蒙的,拉高对比度后橙紫色晚霞突然就跳出来了。
实战比理论进步更快
参加摄影打卡活动能逼你走出舒适区,我曾连续30天拍"窗外的风景",发现阴天拍窗框的阴影比晴天更有戏剧性,剪辑可以尝试给家人做旅行vlog,用手机拍摄+剪映就能完成,遇到问题别急着查教程,先自己试验:拍同一场景用不同焦距,或者同一段素材尝试不同剪辑顺序,对比效果差异,记住所有大师都从废片堆里爬出来的,你删除的素材就是进步的台阶。


 MoonbeamGrace
 MoonbeamGra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