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主要做什么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需要掌握光线控制
光线是照片的灵魂,但很多人刚拿起相机时,总会抱怨“为什么拍出来不是太亮就是太暗?”其实这和做菜火候类似——大火爆炒和文火慢炖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在逆光环境下,直接拍摄容易让人物脸黑成剪影,这时候就需要用反光板补光,或者调整拍摄角度,阴天时光线柔和,适合拍人像;正午阳光强烈,容易在脸上投下难看的阴影,这时可以寻找树荫或改用侧光。
摄影师要构建画面语言
有人问:“为什么同样的风景,别人拍出来像明信片,我拍的却像随手打卡?”关键在于画面的组织,就像写文章要有主谓宾,照片也需要主体、陪体和背景,比如拍街头时,如果只记录杂乱的人群,画面会显得松散;但若等待一个穿红衣服的行人经过灰墙,瞬间就有了视觉焦点,线条引导(如道路、河流)能带着观众视线深入画面,而三分法则则能避免把主体死板地放在正中间。
摄影师必须处理虚实关系
新手常困惑:“背景模糊的效果是怎么做到的?”这涉及到焦距、光圈和物距的配合,用大光圈(如f/1.8)靠近拍一朵花,背景自然会虚化,就像你紧盯手机时周围景物会自动模糊一样,但拍集体照时若用同样设置,后排的人脸可能糊成一片——此时需要缩小光圈(如f/8),让景深覆盖所有人,有时候故意保留前景虚化的枝叶,反而能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就像透过雨窗看风景。
摄影师要应对突发状况
外拍时总会遇到计划外的状况:精心策划的夕阳人像,偏偏云层遮住了太阳;婚礼跟拍时关键瞬间相机突然没电,这和足球守门员扑点球类似——既要预判也要随机应变,晴天突然转阴?不妨改拍情绪风黑白照;镜头起雾?用绒布轻擦时反而可能拍到独特的光晕效果,包里常备备用电池、塑料袋(防雨)、甚至是一包纸巾(擦镜头或当临时反光板),往往能化解危机。
摄影师需平衡技术与审美
很多人以为参数决定一切,但为什么同样的相机设置,有人拍出呆板的证件照,有人却能捕捉生动的故事?就像吉他手既要懂和弦也要有乐感,技术层面,你需要知道高速快门能凝固飞鸟,慢门能拍出车流光轨;但审美层面,更要思考“这张照片想传递什么”,拍孩子玩耍时,与其追求绝对清晰,不如保留一点动态模糊来表现活力,参数是骨架,而观察力和想象力才是让照片活起来的血肉。


 Grace优雅风
 Grace优雅风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