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华教你认识手机摄影界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打开相机就急着按快门,结果发现照片不是过曝就是模糊,先别急着拍,看看你的手机屏幕——右上角那个像太阳的图标是曝光补偿,往下拉会出现专业模式,比如拍逆光人像时,把"小太阳"往上推,脸部立刻亮起来,为什么超市货架的打光总是斜45度?因为这样能避免反光,同理,调整曝光时要观察光线角度。
手指就是最好的变焦工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双指放大画面时,你有没有发现画质变差了?其实多数手机在2倍内是光学变焦,超过就是数码裁切,拍楼下早餐摊的热气,先用主摄退后三步,再放大到1.8倍,比直接凑近拍更清晰,这就像吃灌汤包,先戳个小洞吸汤汁(构图),再咬下去(拍摄),不然馅料(细节)全糊了。
对焦和测光要分开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按屏幕会出现黄色方框(对焦点)和太阳图标(测光点),拍咖啡拉花时,把方框对准奶泡,测光点移到深色杯沿,否则系统会误判导致过曝,这跟炒菜时尝咸淡一个道理——尝的是菜汤(测光),但筷子夹的是肉片(对焦),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在屏幕上点来点去?就是在做这个微调。
后期裁剪比前期构图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九宫格线就一定要把主体放交叉点上?其实拍完再裁剪更灵活,上周拍广场上的风筝,原图天空占70%,裁剪时把风筝线斜对角拉满画面,瞬间有了动感,就像包饺子剩的面团,重新揉捏反而能做出花边(二次构图),记住原始构图留足余量,别学某些人拍证件照,头顶都快贴到画框了。
夜间模式不是万能钥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夜景模式启动时,你有没有发现拍路灯会变成光团?其实暗光环境下,用手动模式调低ISO到200,反而能拍清灯丝纹理,上周拍夜市烧烤架,关掉夜景模式用3秒长曝光,火星轨迹比自动模式更真实,这跟熬汤火候一个道理——大火快煮(夜景模式)出浊汤,小火慢炖(手动模式)才清亮。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