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如何控制光线明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发现手机拍的照片要么过亮要么过暗,其实问题出在测光点的选择,用手指长按屏幕对焦时,旁边会出现小太阳图标——往上滑动提亮暗部细节,适合逆光拍摄人脸;往下压能保留晚霞层次,比如拍咖啡馆窗边的静物,若直接对焦杯子,窗外容易过曝;此时应对准窗框测光,再手动增加0.3档曝光,就能兼顾内外细节,手机动态范围有限,宁可欠曝也别让高光"死白"。
怎样用手机拍出虚化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专业相机的浅景深靠大光圈,手机则要耍点小花招,打开人像模式时,系统其实在算法合成虚化,这时有三点要注意:主体距离最好在1-2米,太近边缘会穿帮;背景要有光斑或纹理,纯色墙体现不出层次;拍摄后记得在相册里调整虚化强度,试着拍早餐桌上的咖啡杯,让阳光透过树叶在后方形成光斑,虚化调到70%最自然,别迷信"2倍变焦更虚化"的说法,画质损失可能得不偿失。
手机镜头如何避免畸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广角镜头拍建筑时,有没有发现楼房像要倒塌?这是透视畸变在作怪,解决方法很简单:保持手机绝对水平,后期用snapseed的视角工具修正;或者退后3步用2倍焦距拍摄,拍集体照更要当心——把人物放在画面中央,边缘留出20%空间,否则两侧人的脸会被拉宽,就像用鱼眼镜头看世界,关键要懂得把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
为什么你的夜景照片全是噪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持拍夜景最容易出现满屏"彩色雪花",根源是手机在拼命拉高ISO,正确做法是:找栏杆或墙面固定手机,关闭闪光灯,用夜景模式3秒长曝光,注意路灯等高光点不能过曝,否则像融化了的蜡烛,有个冷知识:华为的RYYB传感器在暗光下偏黄,可以提前把白平衡调到4000K,下次拍城市车流时试试用耳机线当快门线,画质会有惊喜。
运动物体怎么拍才不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孩子奔跑或宠物跳跃时,连拍十张可能全是虚影,这时要启动"运动追焦"功能(iPhone叫实况照片),同时预判动作轨迹——就像守门员扑点球,得提前移动镜头,有个反常识的技巧:光线充足时反而要降低快门速度到1/500秒以下,让系统优先保证对焦,拍飞鸟不妨打开4K视频录制,后期截取清晰帧,这招比硬拍成功率高三倍。


 时光留下痕迹
 时光留下痕迹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