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拍照怎么摆造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打破镜头尴尬
很多人面对镜头时手脚僵硬得像晾衣杆,其实只需记住"三角形法则",单手叉腰时肘关节形成锐角,另一只手自然下垂轻搭大腿,身体重心放在后脚——这个姿势既不会显得刻意,又能让画面产生动态平衡,试着想象自己正在推开一扇虚掩的门,肩膀自然向后展开,你会发现锁骨线条立刻变得明显。  
怎样通过面部角度隐藏五官缺陷
圆脸的人总被建议"低头收下巴",但过度低头会导致双下巴堆积,更聪明的做法是让拍摄者站在稍高位置,你微微抬下巴的同时将脸转向3/4侧位——这个角度能让下颌线呈现最锋利的折角,有个实验很有趣:用手机连续拍下0°到90°的侧脸变化,你会发现在45°时鼻梁阴影刚好能修饰颧骨宽度。  
道具运用如何提升画面叙事感
咖啡馆拍照时别急着端咖啡杯,试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耳,无名指自然翘起形成优雅弧度,书本不要正对镜头平举,让书脊贴着胸口自然翻开,手指在页脚处微微卷曲,这样既不会遮挡面部,又营造出翻阅时的动态瞬间,记住道具是肢体的延伸,就像拿雨伞时让伞柄斜靠肩头,比直挺挺握着生动十倍。  
环境互动比固定姿势更有张力
靠在墙壁时别整个人贴上去,用手肘轻抵墙面形成支撑力,另一侧腰部与墙面保持一掌距离,这个动作会让身体曲线自然呈现,遇到栏杆别笔直站立,尝试将小臂横搭栏杆上,身体前倾15度左右,注意肩膀要一高一低形成错落感,户外拍摄时可以突然回头抓拍,但秘诀在于先深呼吸再转头,这样颈部肌肉不会因突然发力而僵硬。  
为什么放松状态反而出好片
很多人生怕动作变形而用力控制肢体,结果拍出来像橱窗模特,有个反常识的技巧:在按下快门前瞬间突然放松肩膀,让身体自然晃动后再定格,这个微妙的动态平衡会让肌肉线条更流畅,就像打哈欠时捕捉的慵懒感,比刻意摆出的微笑更耐看,下次不妨试试哼半首歌再拍摄,你会发现手指的末梢神经都会变得生动起来。


 Snow雪花飘
 Snow雪花飘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