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和摄影捕捉的瞬间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按下快门时,摄影冻结的是1/500秒的浪花飞溅,而录像记录的是浪花从卷曲到破碎的完整过程,摄影师常纠结于"决定性瞬间",比如拍摄跳高运动员过杆时,必须预判最高点的姿态;而摄像师更关注动作的连贯性,例如记录运动员助跑、起跳到落地的动态韵律,去年拍摄元宵舞龙,我连拍50张才抓到龙须扬起的完美静态画面,而录像同事轻松跟拍全程——但回放时发现,最精彩的龙头特写反而需要从视频里截取单帧。
两者对器材的要求存在矛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追求大光圈和高速快门,像EF 70-200mm f/2.8镜头能轻松凝固飞鸟,但连续录制4K视频时,散热问题会让机身烫得像煎锅,上周用微单拍婚礼,拍照模式连拍毫无压力,切换视频模式20分钟后却提示过热关机,有趣的是,专业电影机如RED虽能拍8K视频,但单张照片像素可能不如入门单反,这就像菜刀和水果刀,虽然都能切东西,但专刀专用才顺手。
时间维度改变创作思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是减法艺术,要在一帧里讲完故事,好比用一句诗概括整个春天,而录像更像写小说,需要设计开场空镜、高潮特写和收尾长镜头,教学生拍美食时,照片强调用侧光突出纹理,但拍视频就得考虑:热汤冒气的动态会不会过曝?筷子夹起的连贯动作是否自然?去年拍烧烤店宣传片,静态照片用闪光灯轻易定格油花飞溅,视频却不得不反复调整LED常亮灯功率,才能避免闪烁。
后期处理如同修钟表与织毛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照片后期像修精密钟表,每个齿轮(参数)都要单独调校,比如局部提亮暗部而不影响高光,视频调色则是给毛线团解结,动一帧就得同步调整前后200帧,有次用Lightroom调人像照片,半小时就能完成皮肤修饰+背景虚化;同组素材剪视频时,光是匹配不同机位的肤色就花掉整天,更别提视频还要处理音频轨道——这相当于照片修图时突然要兼做配音师。
存储和成本像无底洞与碎钞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0张RAW照片约占用20GB,但同等画质的10分钟ProRes视频就要吃掉300GB,朋友开摄影工作室,200TB硬盘能用三年;隔壁影视公司每月都要采购新存储阵列,就像自驾游和开加油站的区别,拍照是"加满一箱油跑全程",录像则是"持续输油的管道工程",去年双十一,我咬牙买CFexpress卡只为拍4K120P慢动作,结果发现连拍模式根本用不上这么高的写入速度。


 Grace优雅范
 Grace优雅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